原標題:關停合成氨產能130多萬噸,涉及近萬人!河南氮肥行業呼吁出臺配套措施
《河南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考核實施方案》要求在2020年12月底前完成對所有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的現場檢查和驗收。“我省重點氮肥企業已按政策要求,在2020年12月前及時關停了單套30萬噸/年以下合成氨裝置,共涉及產能130多萬噸,但由此帶來的諸多問題和影響不容小覷。”日前,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以及部分氮肥企業負責人懇請政府出臺和落實相應的配套措施,保障企業有效、有序、平穩退出。
2020年7月,河南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關于下達2020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在2020年12月底前淘汰一批“落后產能”,共涉及焦炭、化工、建材等行業72家企業。其中,涉及該省支柱氮肥企業——河南心連心化學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鄉豫北化工有限公司、河南金山化工集團、安陽化學工業集團、鶴壁市寶馬化肥廠等6家企業7套生產裝置,總產能約135萬噸/年,職工近萬人。
“按照要求,全部關停單套30萬噸/年以下合成氨裝置后,河南省將減少化肥產能250多萬噸。除減少產能外,還將造成上百億資產閑置,并會引起中原區域內化肥供應趨緊,導致肥料價格上漲,農民種地經濟性受到影響等一系列問題。”河南省石化協會常務副會長蘇東說。
談及裝置停運后對企業的影響,心連心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于2020年12月10日前已關停兩條生產線,固定床淘汰后將影響尿素產能100多萬噸,會對明年春耕用肥供應造成影響。
安陽化學工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9月30日集團已關停46臺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及兩套合成氨生產線,這將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產能近60萬噸及原料氣體5.1億立方米,液氨、甲醇等原料需要外購,運營成本大幅增加。
豫北化工、河南金山等企業合成氨裝置也在規定時間內停運。“裝置停運后,企業面臨著資產處置、職工安置、轉型升級等實際問題,懇請政府盡快拿出相關意見,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
河南心連心負責人建議,相關部門應結合疫情、春耕化肥供應及產業實際,對《通知》要求的“淘汰固定床間歇式煤氣化爐、退出單套裝置30萬噸/年以下的合成氨產能”重新評估,對于已經進行技術改造但因疫情原因影響改造進度的企業,在滿足地方安全、環保標準要求的前提下,適當給予延期。
資金如何補償也一直是氮肥企業關心的問題,但時至今日并無實質性結果。多家企業負責人建議,政府應兼顧政策公平,參照煤礦關停、煤改氣(電)、小機組關停、鍋爐拆改等國家政策,給予關停企業一定政策扶持和資金補助。同時,建議政府部門幫助企業聯系融資平臺,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助推企業轉型升級,謀求新的經濟增長。
“新型煤氣化技術替代固定床氣化是煤化工綠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一次性投資大、建設工期長,建議政府綜合考慮河南省化工企業生存風險、員工就業以及固定床工藝與塊煤產業的高度關聯效應等,給予一定的緩沖期。同時,考慮裝置停運后面臨的產能減少、肥價上漲、農民負擔增加等問題,避免行業大起大落,科學合理制定煤氣化工藝替代升級方案。”蘇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