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行業專家交流電話會議紀要:碳酸鋰價格是反彈還是趨勢性反轉?
會議背景
近期碳酸鋰價格迎來上漲,碳酸鋰價格是反彈還是趨勢性反轉了?
電池路線不同對 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影響有多大?
全球鋰礦資源的供需格局如何演繹?
為深入了 解碳酸鋰行業最新現狀,我們特組織了本次電話會議。
專家為某知名碳酸鋰企業副總經理,熟悉碳酸鋰供需格局、市場動態及行業發展趨 勢等。
要點總結
產能與價格:1)國內碳酸鋰沒有什么增量,氫氧化鋰新建項目有 14 萬噸產能。2) 碳酸鋰明年的價格預計增長 10%,合理的價格應該在 5.5-6 萬;氫氧化鋰的價格 面臨壓力,對其走勢不樂觀。3)明年碳酸鋰的價格大概率會超過氫氧化鋰,大概七 八千到一萬的差距。
主要公司:1)龍頭還是贛峰鋰業,但是后面追逐的企業不可小覷。2)天齊鋰業出 讓股份交易價格是賺的,但沒解決實質性問題,天齊對 SKM 財務投資的回報率不 高。3)永興一萬噸的產能,實際產出大概三四千噸,用云母生產的估計只有一半。
技術路線:1)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相互轉換并不難,主要還是看轉化成本是否足以抵 消兩者之間的價差。2)鹽湖開采相對礦石開采周期更長、投入更大;一旦投產,成 本比礦石低。3)目前國內云母提鋰技術的開發在工業化上成功了,幾家比較典型的企業技術基本上定型了;云母提鋰把回轉窯改成隧道窯,是迫不得已,回轉窯容易造成塌窯。
電池路線的影響:1)路線對碳酸鋰和氫氧化鋰之間的影響很大,未來兩大路線可能 會出現分化。2)長期來看,高鎳三元技術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兩者的需求基本是 一半對一半。
詳細紀要
1、今年碳酸鋰、氫氧化鋰的供給和庫存情況?
去年碳酸鋰的產量是 14 萬噸,氫氧化鋰的產量大概是 8 萬噸,今年碳酸鋰的產量 增加了 1 萬噸,氫氧化鋰的產量大概也增加了 1 萬噸,這是總體的供給情況。
去年年底碳酸鋰國內有大約 2 萬噸的庫存,氫氧化鋰國內庫存大概是 5 千噸。碳酸 鋰今年的消費比去年多,因為去年的庫存已經被消費掉了,今年的產能大部分也已 經被消費掉,目前的庫存很少。
氫氧化鋰目前可能有一些庫存。今年氫氧化鋰整體的需求實際上沒有太多的增量, 但是產出是增加的。
2、對于明年行業產能和價格的展望是怎樣的?
國內碳酸鋰產能沒有什么增量,南美鹽湖的擴產因為疫情延后。氫氧化鋰的增量很大,今年國內投產的新建項目有 14 萬噸的產能。
碳酸鋰明年的價格預計增長 10%,氫氧化鋰的價格面臨壓力。氫氧化鋰通過二氧化碳反應可以生成碳酸鋰,所以碳酸鋰和氫氧化鋰之間的價格是 相關聯的,不會相差太大,除非市場上的供需關系出現劇烈變化。
3、氣溫驟降,對青海鹽湖生產帶來哪些影響?
國內鹽湖今年的產能受到了氣候的影響,原計劃是在去年的基礎上有大概 1 萬噸的 增量,但是增量沒有放出來。行業雖然解決了冬季生產的問題,但是并沒有完全規避氣溫對生產的影響。如果溫 度下降很厲害,對鹽湖的生產還是有明顯的制約。今年氣溫確實比往年偏低,導致 今年整體的碳酸鋰增量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
4、碳酸鋰價格近期漲價的主要邏輯有哪些?
碳酸鋰的價格已經在趨勢性的上漲,主要還是靠磷酸鐵鋰的拉動。從供給上來說, 因為疫情的影響,供給端增量有限,需求端增量放大,價格就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性的上漲。明年合理的價格應該在 5.5-6 萬,當然也有的人樂觀一點,認為價格可以漲到 6-7 萬,我持保留意見。
5、氫氧化鋰價格為什么仍處于下行通道?未來走勢如何看?
雖然處于下行通道,但是氫氧化鋰的價格還是比較穩定,甚至在碳酸鋰價格的拉動 下,最近還略微漲了一點點,但是不構成上漲的趨勢。
氫氧化鋰的增長是有限的,日本、韓國雖然是有一些需求增長,但是國內的生產和 庫存也有增長,新增產能足以覆蓋新增需求,我對氫氧化鋰的價格走勢不太樂觀。
6、如何看鋰精礦和鋰鹽的價格走勢?
國內目前為止還是以礦石提煉為主。從國內總量來算,大概礦石提煉還是占 75%以上。目前來看,精礦價格隨著鋰鹽價格走高也跟著走高,但是它也不可能漲得太多,過 去精礦的供給量確實比較少,而且做鋰精礦的也不多,現在澳洲有幾家公司做的不錯,包括泰利森、皮爾巴拉等,精礦的供給量還是很充足的,所以精礦價格不可能 像過去一樣猛漲。
鋰鹽價格沒有像前幾年那樣猛漲,未來會逐步上漲。如果明年碳酸鋰的價格漲到 5.5-6 萬,精礦的價格預計會達到 420-430 美金。
7、國內主要涉鋰企業產能是怎樣的?
目前國內主要的廠家中,龍頭還是贛峰鋰業,但是后面追逐的企業也不可小覷。
雅化新生產線和老生產線加起來差不多有 3 萬噸氫氧化鋰;瑞福鋰業也有 3 萬噸碳 酸鋰和氫氧化鋰;盛新鋰能目前有 2 萬噸的氫氧化鋰和接近 4 萬噸的碳酸鋰;天宜 鋰業前幾天也投產了 2.5 萬噸的氫氧化鋰;廣西的天元也在 8 月份投產了 2.5萬噸 的氫氧化鋰。總體來看,這些公司的產能都不算小。目前來看,國內所謂二線企業,比如雅化、盛新都不錯。當然也包括川能動力,他在李家溝的礦明年大概率要出礦,特別現在從澳大利亞進 口鋰礦石的價格比較高。過去精礦在 300 美
金以下,國內開精礦的壓力就很大,但 是目前價格到了 420,甚至 450,國內開礦就更有優勢了。
8、天齊鋰業未來的機會與風險有哪些?
公司之前出讓股份,從交易價格來看是賺的,同時緩解了債務的壓力,但是公司的 問題沒有實質性地解決。公司期望未來鋰鹽的價格會進一步的上漲,明年的價格如果漲到6-7 萬,對公司緩 解債務肯定是利好,但是鋰鹽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小。
最近 SKM 也表示 2023 年產能要做到 18 萬噸,但是擴產仍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利潤就很難能保證,對于天齊鋰業來講,財務投資的回報率就不高了,所以說風險仍然存在。
9、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相互轉化技術難度及經濟可行性?
技術上來看,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相互轉換并不難,主要還是看轉化成本是否足以抵 消兩者之間的價差。
比如說,預期明年氫氧化鋰 5 萬元/噸,碳酸鋰 6 萬元/噸,價差達到了 1 萬,轉化 成本大概 3000 元,但是 1 噸氫氧化鋰只能轉化成 0.88 噸氫氧化鋰,也相差了 5000-6000 塊錢,這樣算下來成本幾乎相差無幾。反過來用碳酸鋰轉換成氫氧化鋰成本也不低。用 1 噸氫氧化鋰轉化成碳酸鋰,理論 上生產 1.14 噸氫氧化鋰,但是實際生產不了這么多。如果是用苛化法,加工成本大 概 4000 元/噸,但是 1 噸氫氧化鋰做不了 1.14 噸碳酸鋰,甚至做不了 1 噸。
10、電池級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的認證流程是怎樣的?
目前,認證確實非常嚴格,現在對鋰鹽的認證要求已經不是過去的 9000、14000 或 者 18000 認證了。而是按汽車標準來,這個標準非常苛刻,認證一般分三個階段。
1)第一個階段看硬件。就是廠區的廠容廠貌,以及生產線的配置符不符合要求,這 是第一次評審,評審完會提出很多問題,廠家進行整改后會再進行第二次評審。
2)硬件評審通過后進行第二步,就是軟件方面,包括相關的管理制度及制度認證, 包括 9000、14000 和 18000 這些認證是否齊全,軟件相對簡單一點。
3)第三步,產品,需要送樣品,可能會送兩、三次,如果順利通過,意味著走完了 整體認證流程,可以進入主流供應商的序列。
11、礦石開采和鹽湖開采的技術差異、成本差異?
從開采角度講,礦石比較簡單,只要相關的資料是完整的,基本上從采、選、建廠, 兩年就可以投產。但是鹽湖就不一樣了,首先,鹽田規模動不動上萬噸,占地面積很大。其次,鹽田 很考驗功夫和技術。此外,鹽田的投入相當大,周期也很長,做鹽田是想利用自然 資源,比如說太陽、風的吹曬來提高鹽湖水的濃度,但是這個周期不像化工生產, 一般新鹽田建好從進水、注水,曬制成老鹵,不會低于三年,所以整個鹽湖的開發的周期差不多五年,而且前期一次性的投入相當
大。從時間差和投入差來看,還是礦石比較快。但是鹽湖一旦成功投產,生產碳酸鋰的 成本確實比礦石低。
12、國內企業云母提鋰的進度如何?
以前固體礦大部分說的是澳洲的鋰輝石,實際上這兩年國內的,特別江西宜春那一 帶鋰云母的開發,我們可以認為是工業化成功了。
宜春那一帶搞鋰云母、鋰鹽的企業,從 2011 年、2012 年開始就在搞,之前很多企 業連技術方向、最終的技術路線都沒有定型,今年幾家比較典型的企業技術基本上 定型了。比如永興材料、南氏鋰業和江西飛宇,這幾家典型的企業還是有點區別, 其中永興材料和南氏鋰業都是硫酸法,飛宇是硫酸鹽法,他們都有自己的礦山。
13、為什么用鋰云母生產的企業有一些改成了隧道窯?隧道窯焙燒技術與傳統的回 轉窯工藝的差別?
其實把回轉窯改成隧道窯,不是因為隧道窯技術先進,而是迫不得已。因為鋰云母 是含氟的,如果用回轉窯來燒,使用的耐火磚絕大部分是硅鋁材質,會跟氟發生反應,就很容易造成塌窯。改成隧道窯,物料不直接接觸隔熱材料,而是在燒酎里面,鋰云母本身是不動的, 所以核心不是因為這個技術多么先進,而是可以解決以前遇到的問題。
14、電池技術路線對于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影響?
目前電池主流的路線就是兩個,一個是高鎳三元,一個是磷酸鐵鋰。路線對碳酸鋰 和氫氧化鋰之間的影響很大。前些年很多人看好高鎳,認為是市場的主流,包括今 年已經投產的 14 萬噸,都是氫氧化鋰,后面還在建的好幾萬噸產能也是氫氧化鋰路線。但是我個人不這樣認為,碳酸鋰和氫氧化鋰都有自己的劣勢和優勢,所以未來肯定 都有各自的細分市場。碳酸鋰、氫氧化鋰并不會存在一邊倒的情況,假如未來總需 求量 100 萬噸,不會出現 80 萬噸氫氧化鋰和 20 萬噸碳酸鋰的情況。長期來看,高鎳三元技術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兩者的需求基本是一半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