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化工園區要發力“強實精優深”|砥礪“十三五”建言“十四五”
“十三五”以來,化學工業區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走在了全國化工園區的前列。
其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產業創新蹄疾步穩。園區經濟運行勢頭良好,實現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雙雙突破千億元大關。聚焦創新驅動,2019年啟動上海國際化工新材料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截至今年6月底,全區累計批準項目總投資超過300億美元。
二是安全環保基礎牢固。園區不斷完善監管機制,狠抓責任落實,形成大安全監管格局。通過開展風險研判和隱患排查,加強源頭管控,周密部署安全大檢查,實施重大危險源在線監測,有效降低了整體安全風險。
三是智慧園區建設進展明顯。園區從2016年起著手編制《上海化學工業區智慧園區建設總體規劃綱要》,于2017年初全面啟動智慧園區建設,2019年列入中國智慧化工園區試點示范單位。今年底將基本實現“一網管園區、一屏觀天下”的目標。
四是區域聯動成果不斷顯現。園區把自身開發建設的成果、經驗、資源向周邊產業區塊分享輻射,推進金山、奉賢兩個分區的轉型升級。同時,上海化工區積極對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2019年,聯合四省市16家化工園區成立長三角化工園區一體化發展聯盟,積極開展“安全、綠色、創新”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展望“十四五”,化工園區要重點在“做強、做實、做精、做優、做深”五個方面發力。
一是做強化工產業,推動發展變革提速。逐步實現核心產業高端化,持續做好產業鏈的強鏈、補鏈、延鏈,加速國際化工新材料科創中心建設。服務國家戰略,大力發展電子化學品,為把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作出貢獻。
二是做實安全環保,推動生態綠色提級。強化安全生產和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和環保治污防線,確保園區安全環保治理水平穩步提升。建立健全循環經濟體系,完善園區“集聚、集中、集約”的良性發展生態,培育更多綠色、清潔、可持續發展的新項目。
三是做精管理服務,推動園區治理提質。完善“全覆蓋、全天候、全過程”工作機制,實現“無銹蝕、無垃圾、無破損、無露土”基礎目標,推進美麗園區建設上新臺階,逐步將園區打造成四季繽紛的“花”工區、景色宜人的“畫”工區。堅持“六位一體”的智能化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深度感知、全面互聯、智能高效、持續卓越”的世界級智慧化工園區建設。
四是做優營商環境,推動政務服務提效。園區以“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建設為抓手,再造園區項目審批流程,簡化審批和材料報送程序,推動線上線下、專業綜合的互融互通,實現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營造公平法治的環境,保護知識產權。
五是做深聯動發展,推動融合共享提檔。深化與金山、奉賢兩區的聯動合作,形成三個片區優勢互補、錯位競爭、聯動發展的新格局。持續推進長三角化工園區一體化,與長三角兄弟園區共同培育綠色化工世界級產業集群,為推動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爭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