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多省積極打造石化產業集群,且“十三五”期間規劃的七大產業基地產能釋放仍未結束,大宗石化原料規劃項目較多,僅烯烴、聚烯烴規劃產能已超過7000萬噸,合纖原料及主要聚酯規劃產能超過5000萬噸,各產品規劃總量較2020年產能在36%-122%,體現出了不同產品市場缺口以及需求發展趨勢。
從新增產能區域分布來看,華東地區一家獨大,而華北、西北和華南亦可圈可點。盡管多數項目集中在東部沿海區域,但也有部分項目基于原料配套以及區域供應缺口等因素開展規劃,因此“十四五”期間部分產品/地區供需平衡格局乃至市場貨源流向規律將發生變化,研究新增產能分布對企業營銷規劃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隆眾咨詢對烯烴、芳烴、合纖原料、聚烯烴以及聚酯主要品種“十四五”期間規劃項目進行了區域分布研究,主要趨勢特點如下:
(一)各產品“十四五”期間產能增長趨勢
隨著眾多煉化一體化項目集中上馬,我國化工原料供應能力大幅提升,在“十四五”期間仍舊是產能增長的主要動力和來源,部分煉化一體化項目仍在推進中或規劃二期項目,不斷刷新石化裝置單套產能規模,充分發揮項目的技術優勢、規模化優勢以及產業鏈協同優勢。
“十四五”期間主要化工產品規劃產能示意圖
單位:萬噸
由上圖可見,“十四五”期間,我國主要化工產品均有較為可觀的產能增長空間,煉化行業將進入整合及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芳烴、烯烴產業鏈規模化效應將進一步凸顯,聚烯烴、聚酯等產品產能大量釋放也將推動企業積極開展專用料、差異化產品的研發。
相比2020年,產能增幅前五的產品分別為苯乙烯、PTA、PX、乙烯、丙烯,增幅在65.5%至122.4%,多數項目配套了下游聚酯、聚烯烴等延伸產品,在項目規劃上體現了產業鏈協同效應。下游聚酯、聚烯烴產品增幅36.7%至62.1%,整體上增幅略低于原料型產品,各產品的項目規劃整體上持謹慎樂觀態度,其中聚丙烯產能增幅最低為36.7%,在但至2025年市場將達到供需平衡甚至略有過剩,各產品的供應提升將倒逼產品結構優化調整,企業研發將注重定制化產品、專用料以及高附加值產品,減少同質化產品價格競爭,以研發實力保障產品利潤,部分重點企業已經在產品研發方面開展了積極的布局,如成立產銷研用一體化平臺,設立專用料環境實驗室等。
(二)“十四五”期間哪個區域規劃項目最多?
根據隆眾咨詢統計,“十四五”期間,華東地區各產品擬在建項目產能在11080.99萬噸,占統計產品擬在建項目總產能的61.7%,其中PTA、聚酯切片、滌綸短纖以及純苯華東地區擬在建項目產能占比超過總量的80%;區域擬在建產能占比最低的為聚丙烯,華東地區擬在建產能占比僅為31.6%,主要原因為除了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丙烯產業鏈,眾多華北以及西北等煤制聚丙烯產業發展也是“十四五”期間聚丙烯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東地區“十四五”期間各產品擬在建產能統計
單位:萬噸
除此之外,華南地區“十四五”期間擬在建項目也較為集中,廣東、廣西、海南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持續發力,極大的補充了區域供應水平,部分產品東北、山東、江浙跨區域銷售至廣東市場難度顯著增大。華北地區擬在建項目產能占比排名第三,主要集中在烯烴以及聚烯烴產業鏈,其余地區擬在建項目較為分散,華中地區是未來擬在建項目最少的區域。
隆眾咨詢認為,華東等地區擬在建項目集中,預期將改變部分產品的貨源流向規律,而隨著目標市場受阻,眾多凈流入市場競爭預期將有所加劇,除了產品售價,發貨周期、售后服務等綜合競爭能力的重要性將有所凸顯,這就需要企業對各貨源的成本優劣勢、綜合銷售及售后服務優劣勢有清晰的判斷,提前對重點目標市場開展物貿聯動布局。
(三)“十四五”期間哪個企業規劃項目最多?
“十四五”期間,中石化集團擁有最多的規劃項目,涉及古雷石化基地、中科煉化、中石化織金、鎮海煉化等多個生產基地,全面提升了中石化集團的產品供應能力,但就單個企業來說,浙江石化二期規劃項目最多、涉及產能最大,對江浙地區供需格局影響巨大。
東部沿海區域是下游制造業集中地區,盡管華東地區產能集中度較高,但是部分產品仍有進口以及跨區域貨源流入補充供應,但隨著浙江石化二期16個化工品、合成樹脂、合成橡膠項目的持續推進,超過1300萬噸產能陸續釋放,后期華東地區各產品供需平衡將出現顯著變化,結合各企業競爭力及銷售策略差異,其受到的影響也各不相同。
(四)“十四五”石化產品擬在建項目集中的背景下中國化工企業如何應對?
隆眾咨詢認為,目前各石化園區產業鏈協同效應已經初見規模,上下游企業戰略合作已成常態,在原料成本方面,企業間差距逐步縮小,目前主要差距在于綜合銷售成本,這主要取決于目標市場選取以及營銷模式優化。
以目標市場為例,亞太地區化工產品市場表現活躍,長久以來我國主要是重要的進口市場,隨著我國化工品供應能力提升,以及規模化效應顯現,東部沿海企業具備便捷的港口運輸條件,未來在國際市場也將逐漸顯露優勢,部分企業已經開始規劃出口貿易以規避日趨激烈的國內市場競爭環境,亞太、東南亞市場競爭力研究對企業營銷規劃也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