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cmckw"><menu id="cmckw"></menu>
    <nav id="cmckw"><code id="cmckw"></code></nav>
  • <nav id="cmckw"><strong id="cmckw"></strong></nav>
    <nav id="cmckw"></nav>
  • <xmp id="cmckw"><xmp id="cmckw">
    <xmp id="cmckw">
    <nav id="cmckw"><code id="cmckw"></code></nav>
    歡迎來到河南金山化工集團!本集團主營純堿、氯化銨、三聚氰胺、小蘇打等產品,歡迎各位前來采購!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近5年全球化工企業重大并購事件大盤點
    2021-07-07

    近年來,國際化工巨頭為應對產品高端化的趨勢,并購整合浪潮如火如荼,協同效應、規模優勢、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跨國化工企業不斷進行著業務整合和優化,逐步退出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傳統化工領域,為提高競爭力放棄非核心業務,向著更專業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加強在某一領域的優勢地位,加強業務聚焦,企業之間的兼并聯合重組一直是跨國公司重要發展戰略之一。

     

    Sherwin-Williams | 威士伯

     

    2016年3月20日,美國涂料巨頭Sherwin-Williams宣偉同意用約113億美元現金收購同業威士伯。

     

    Linde | Praxair

     

    2016年12月20日,工業氣體集團德國林德(Linde)與美國普萊克斯(Praxair)簽署持股對等的全股票合并協議。

     

    中國化工集團 | 先正達

     

    2017年6月8日,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宣布以430億歐元完成對瑞士先正達公司的收購,這也成為中國企業最大的海外收購案。

     

    陶氏 | 杜邦

     

    2017年8月31日,全球兩大化工企業巨頭陶氏、杜邦正式完成合并,新公司名為陶氏杜邦公司。

     

    空氣化工產品公司 | 殼牌

     

    2018年5月7日,空氣化工產品公司完成收購荷蘭殼牌旗下殼牌全球解決方案國際公司的煤氣化技術業務,并與殼牌公司建立戰略聯盟,將渣油氣化技術應用于煉油廠。

     

    利安德巴塞爾| 舒爾曼

     

    2018年8月22日,利安德巴塞爾公司以22.5億美元收購塑料制造商舒爾曼公司,該交易將利安德巴賽爾公司現有的復合材料業務規模擴大一倍以上,同時擴大公司在汽車、建筑材料、電子設備和包裝終端市場的影響力。

     

    阿克蘇諾貝爾 |凱雷集團、GIC

     

    2018年10月1日,阿克蘇諾貝爾宣布已經完成101億歐元出售全部特種化學品業務給凱雷集團和GIC的交易。

     

    萬華化學 | 萬華化工

     

    2018年8月16日,中國證監會通過萬華化學以522億元吸收合并萬華化工的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吸收合并后,萬華化學成為全球領先的MDI生產商。

     

    泰國國家石油 | 三井化學

     

    2018年8月,泰國國家石油完成與三井化學公司的合資協議,雙方通過PET和PTA全球化學合資事業。合資集團將共同協助管理暹羅三井PTA有限公司、精對苯二甲酸和泰國PET樹脂有限公司的生產商、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樹脂的生產商。

     

    贏創 | 安宏資本

     

    2019年3月4日,德國特種化學品公司贏創與安宏資本(Advent International)簽約,贏創以30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甲基丙烯酸酯業務給安宏資本。此次交易包括甲基丙烯酸酯、亞克力制品、CyPlus產品線和一些甲基丙烯酸樹脂業務。

     

    亞什蘭 | 英力士

     

    2019年8月8日,亞什蘭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將位于德國馬爾的復合材料業務的部分資產以及丁二醇裝置出售給英力士,業務收購凈收入總額約11億美元。

     

    帝人 | 東洋紡

     

    2019年10月1日,帝人宣布完成將聚酯薄膜業務出售給東洋紡的交易,交易金額約100億日元。

     

    巴斯夫 | 杜邦

     

    2019年9月24日,巴斯夫和杜邦安全與建筑部門宣布,雙方簽署協議,巴斯夫將旗下的超濾膜業務出售給杜邦。

     

    科思創 | HIG Capital

     

    2019年11月4日,科思創宣布已經完成將歐洲聚氨酯系統料業務出售給HIG Capital的交易。此次交易價款接近1億歐元,H.I.G.是專注于投資中小型公司的投資企業。

     

    科萊恩 |阿森納

     

    2019年10月31日,科萊恩宣布已成功地將其醫療包裝業務出售給阿森納資本合伙公司(Arsenal Capital Partners)投資成立的一家新公司,該出售協議在2019年7月22日就已經簽署。

     

    昭和電工 | 日立化成

     

    2019年12月18日,昭和電工正式公布成功收購日立化成,由日立制作所出資約51%。該案目標通過TOB(Toke Over Bid),預計總收購金額超過9,600億日元。

     

    亨斯邁 |Indorama Ventures

     

    2020年1月6日,Indorama Ventures已完成斥資20億美元收購亨斯邁集團化學中間體和表面活性劑業務的交易。

     

    科思創 | Serafin

     

    2020年1月2日,科思創已成功將其歐洲聚碳酸酯板材業務出售給總部位于慕尼黑的Serafin集團,此次交易包括整個歐洲的主要管理和銷售職能以及在比利時和意大利的生產基地。

     

    巴斯夫 | 索爾維

     

    2020年1月31日,巴斯夫宣布完成了對索爾維聚酰胺(PA6.6)業務的收購。通過這項交易,巴斯夫將Technyl®品牌納入麾下,拓展其聚酰胺業務的實力。

     

    亨斯邁 | Icynene-Lapolla

     

    2020年2月20日,亨斯邁宣布完成對北美住宅和商業用噴涂聚氨酯泡沫(SPF)隔熱材料組合制造商和分銷商Icynene-Lapolla的收購,以此加速亨斯邁SPF業務全球化。

    2020年5月18日,亨斯邁宣布完成北美CVC熱固性特種材料公司的收購,以此鞏固其先進材料事業部在北美市場的地位。

    2020年12月8日,亨斯邁宣布已達成協議,將收購北美特種化學品生產商Gabriel。

     

    雅克科技 | LG化學

     

    2020年2月26日,雅克科技公告全資子公司斯洋國際使用自有資金約3.3億元購買韓國LG化學下屬的彩色光刻膠事業部的部分經營性資產。

     

    SK Siltron | 杜邦

     

    2020年3月1日,SK Siltron宣布,已完成對杜邦碳化硅晶圓 (SiC) 事業部的收購,收購金額4.5億美元。該收購是在2019年9月的董事會會議上決定的,并于 2020年2月29日完成。

     

    埃肯 | 聚合科技

     

    2020年4月14日,中國藍星股份有限公司所屬海外企業埃肯公司宣布已完成對廣東聚合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

     

    阿科瑪 | SK綜合化學

     

    2020年6月1日,阿科瑪完成其功能性聚烯烴業務向SK綜合化學(SK Global Chemical)的出售,收購金額3.35億歐元。

     

    奧升德 | 和氏璧、特和

     

    2020年6月11日,奧升德收購常熟市和氏璧新材料有限公司、特和工程塑料(蘇州 ) 有限公司。

     

    沙特阿美 | SABIC

     

    2020年6月14日,沙特阿美完成收購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多數股權的交易,總計691億美元。

     

    杉杉股份 | LG化學

     

    2020年6月,杉杉股份啟動收購LG化學旗下在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韓國的LCD偏光片業務及相關資產,并成立偏光片企業杉金光電。本次收購總價11億美元,2021年2月1日,收購完成資產交割。

     

    普立萬 | 科萊恩

     

    2020年7月1日,普立萬完成對科萊恩色母粒業務以及科萊恩化工(印度)公司的收購,并將公司更名為Avient。科萊恩色母粒業務包括在29個國家設立的46個生產運營和技術中心,以及約3500名員工,他們將加入Avient的顏色、添加劑和油墨事業部。

     

    神馬股份 | 尼龍化工公司

     

    2020年8月19日,神馬股份以20.86億元購買尼龍化工公司37.72%股權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中國證監會通過。

     

    科思創 | 帝斯曼

     

    2020年9月30日,科思創與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簽署協議,同意以16.1億歐元收購其樹脂和功能材料業務(RFM),該交易已于2021年4月1日完成。

     

    盛禧奧 | 阿科瑪

     

    2020年12月14日,盛禧奧宣布以11.37億歐元(約合13.6億美元 ) 收購阿科瑪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業務,該收購計劃已于2021年5月3日完成。

     

    贏創 | DURECT

     

    2020年12月,贏創宣布將收購DURECT公司旗下的LACTEL®醫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業務,交易預計將于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利安德巴賽爾 | TIVACO

     

    2020年12月7日,利安德巴賽爾和蘇伊士集團聯合宣布收購比利時塑料回收公司TIVACO。收購后該公司將成為Quality Circular Polymers(QCP)的一部分,QCP是兩家公司現有的塑料回收合資企業。通過此次收購,QCP將把其回收材料的生產能力提高到約55000噸/年。

     

    英力士 | BP

     

    2021年1月1日,英力士宣布以50億美元完成對英國石油巨頭BP全球芳烴和乙酰業務的收購,收購后這些業務將被稱為英力士乙酰和英力士芳烴。

     

    奧升德 | Eurostar Engineering Plastics

     

    2021年1月5日,奧升德宣布成功收購Eurostar Engineering Plastics。此次收購后,該公司將獲得更完善的高性能工程塑料產品組合,尤其是UL認證阻燃規格、水接觸、導熱、耐高溫規格等。

     

    PPG | Wörwag

     

    2021年1月13日,PPG宣布其已就收購全球工業和汽車涂料生產商Wörwag達成最終協議,2021年6月PPG宣布已完成收購。
     

     

    朗盛 | Emerald Kalama Chemical

     

    2021年2月14日,德國特種化學品公司朗盛宣布已簽署協議,將以10.4億美元收購美國同行Emerald Kalama Chemical。

     

    杜邦 | 萊爾德

     

    2021年3月8日,杜邦宣布已與安宏資本達成最終協議,將以23億美元收購萊爾德高性能材料。2021年7月1日,杜邦成功完成對萊爾德高性能材料公司(Laird Performance Materials)的收購。

     

    中化集團 | 中國化工

     

    2021年3月31日,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宣布實施聯合重組。5月8日,由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而成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中化”)正式揭牌成立。

     

    普林斯 | 福祿集團

     

    2021年5月11日,美國普林斯國際公司(Prince International)宣布,以每股22美元的現金收購福祿集團(Ferro),交易價值約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5億元)。收購完成后,福祿將與著色劑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Chromaflo Technologies合并。

     

    盛禧奧 | Synthos

     

    2021年5月21日,盛禧奧宣布與Synthos公司達成最終協議, 以4.91億美元出售其合成橡膠業務。盛禧奧在德國施科保(Schkopau)的合成橡膠業務將轉讓給Synthos SA及其附屬公司。

     

    阿科瑪 | Agiplast

     

    2020年5月25日,阿科瑪宣布正計劃收購專門從事高性能聚合物再生的Agiplast公司及其在回收業務方面的歷史合作伙伴。

     

    巴斯夫 |DIC

     

    2021年6月30日,巴斯夫完成對全球顏料業務的剝離。精細化學產品公司DIC以現金和無債務為基礎收購該業務,價格為11.5億歐元。

     

    塞拉尼斯 | 埃克森美孚

     

    2021年6月30日,塞拉尼斯宣布簽署最終協議,將收購埃克森美孚公司的Santoprene™TPV彈性體業務,同時還將收購其知識產權、生產和商業資產以及世界級的組織,作為塞拉尼斯TPV產品組合的一部分,該交易預計將于2021年第四季度完成。

    不難看出,企業的規模擴大和行業集中度提高已經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到目前為止全國在冊的企業約2500萬家,其中99%的企業為中小企業。與美國等成熟國家相比,不考慮壟斷行業,在大多數競爭行業,中國的企業數量要遠遠高于美國,中國企業規模和行業集中度要遠遠低于美國。

    中國的企業數量雖多,但大多數企業基本維持在溫飽水平,沒有資金實力投入研發,這樣造成的結果是絕大多數企業陷入低水平的同質化競爭泥潭。而美國的企業由于規模大,能夠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技術研發上,使得美國企業能夠長期保持技術領先,其技術領先又帶來的更多的收益可以投入研發之中,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國有超4000家化工企業宣布破產,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

    所以,行業集中度的提高有其必然性,對于大多數行業來說,隨著行業的發展成熟,創新所需要的投入越來越大,只有行業巨頭才有這樣的資源投入創新,這種創新也只有用于巨頭企業才能帶來更多的價值。其他的中小企業在這場創新競爭中,將逐漸失去其市場份額。因此,對于中國的化工企業而言,未來更需要產業并購,特別是在經濟環境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抱團取暖是未來中國化工企業的重要選擇。

     
     

    純堿,三聚氰胺,氯化銨
    聯系電話
    冈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