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6000元/噸!50多種化工品“栽了”!
2022-04-15
近日,持續上漲了近一年的“鋰家族”產品報價驟然下跌。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下跌2000元/噸,跌破50萬元/噸大關。較本年度最高價50.4萬元/噸下跌了6000元/噸,也一舉終結了過去一年以來暴漲10倍的壯觀局面,讓人不由得感嘆,大勢已去,“拐點”已至。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影響下供應鏈受影響,部分車企停產市場預期鋰鹽需求減少。下游現貨采購意向極低,鋰系產品市場整體處于陰跌狀態,造成近期市場現貨成交轉弱。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疫情帶來的供應商受影響,還是下游客戶停工停產造成的采購意向降低,都是目前化工市場共同面臨的嚴峻局面。與碳酸鋰類似,二季度國內50多種化工品開始呈現價格下跌趨勢,短短十幾天的光景,部分化工品最高下跌超6000元/噸,跌幅近兩成。順酐目前報價9950元/噸,較月初下跌2483.33元/噸,跌幅19.97%;DMF目前報價12450元/噸,較月初下跌2100元/噸,跌幅14.43%;甘氨酸目前報價23666.67元/噸,較月初下跌3166.66元/噸,跌幅11.80%;丙烯酸目前報價13666.67元/噸,較月初下跌1633.33元/噸,跌幅10.68%;丙二醇目前報價12933.33元/噸,較月初下跌1200元/噸,跌幅8.49%;混二甲苯目前報價7260元/噸,較月初下跌600元/噸,跌幅7.63%;丙酮目前報價5440元/噸,較月初下跌420元/噸,跌幅7.17%;三聚氰胺目前報價11233.33元/噸,較月初下跌700元/噸,跌幅5.87%;電石目前報價4200元/噸,較月初下跌233.33元/噸,跌幅5.26%;聚合MDI目前報價18640元/噸,較月初下跌676.67元/噸,跌幅3.50%;1,4-丁二醇目前報價26480元/噸,較月初下跌760元/噸,跌幅2.79%;環氧樹脂目前報價25425元/噸,較月初下跌450元/噸,跌幅1.74%;黃磷目前報價36166.67元/噸,較月初下跌583.33元/噸,跌幅1.59%;碳酸鋰目前報價475400元/噸,較月初下跌6000元/噸,跌幅1.25%。
供應鏈斷裂、供需兩弱,化工品或將持續陰跌
不少人表示,化工市場的漲幅已經延續了近一年左右,且不少業內人士預計,上半年仍將持續漲勢,但二季度這種漲勢就已經偃旗息鼓,究竟是為何呢?這與近期多個“黑天鵝”事件有著密切的關系。2022一季度,國內化工品市場整體表現強勢,原油等大宗商品市場強勢上漲不斷,化工市場交投熱絡,雖然產業鏈下端實際訂單跟進不足,市場一度轉弱,但隨著俄烏戰爭爆發,能源危機擔憂不斷發酵,進一步強勢帶動國內化工品市場跨入超強上漲周期,化工品“通脹”水平不斷攀升。但二季度這種“表面繁榮”的泡沫卻在迅速破滅。疫情多點散發,多地開始“封城”,上海全市按照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三類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管理,其中封控區11135個,涉及人口數1501萬人。吉林、河北等地也于近期封閉了相關區域,大力抗擊疫情,遏制蔓延傳播。國內十幾個地區高速封閉、物流停運,原料采購和貨品銷售都受到影響,多個化工細分領域也已經出現供應鏈斷裂問題。發貨地封控、收貨地封控、物流停運、司機隔離……各種問題此起彼伏,大半個中國無法發貨,整個化工行業進入混亂狀態,供應方面和需求方面遭受雙重打擊,化工市場承壓前行。由于供應鏈斷裂,部分化工品銷售遇阻,企業堅持低價保訂單的策略,即便是虧損一時也要把客戶留住,把市場份額保住,于是就出現了價格一降再降的局面。受買漲不買跌心態影響,下游入市采買意向偏低,預計短線國內化工市場弱勢盤整,不排除行情走勢仍繼續下滑的可能。
此外目前外圍行業也一日一變,美國及其盟友大規模釋儲利空市場氛圍,國際原油價格自高位回落,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對終端需求、上下游開工及物流運輸等均存較大影響,疊加清明假期及成本和需求雙重利空影響下,國內化工市場交投活力下滑。目前國內多地疫情形勢嚴峻,物流運輸不暢,化工企業臨時減產停產、停車檢修現象增多,開工率甚至低于5成,堪稱“躺平”,這也造成了交貨周期延長,化工市場正逐漸轉入弱勢運行。內需疲軟、外需轉弱,疫情肆虐、外圍緊張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短期內化工市場或將出現陰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