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應急管理部通報了5月31日山西運城圣奧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浙江紹興美諾華藥物化學有限公司火災事故,提示各有關企業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認真貫徹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等各項工作部署,避免同類事故再次發生。要求地方各級應急部門,尤其是承接化工產業轉移相對集中的地區,要督促企業落實隱患整改措施,堅決防控重大安全風險。
化工園區作為化工企業集聚地、行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要守土有責,敢于擔當,切實落實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安全監管和服務職能,破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事故多發的難題。
目前來看,行業安全風險依然存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任務艱巨復雜。化工園區作為企業集聚地、行業發展的主陣地,要主動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能,做到監管與服務并重,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為其提供技術支持,整合區內優勢力量,提高整體應急處置能力,有效防范遏制各類安全事故。
一是要聚焦關鍵少數,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企業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是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主體。其生產經營的目的是為了創造效益,在實現利潤的同時也必須責無旁貸地承擔安全責任。企業負責人在抓好產品生產管理、效益的同時也務必抓好安全工作。而政府本身沒有參與生產經營,主要是履行監督管理職能,無法確保企業實現本質安全。有專家形象地說明了企業主體責任的重要性:假設政府監管水平是0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達到100分的話,那么安全生產總體結果是100分;如果政府監管是100分,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是0分的話,那么安全生產總體結果還是0分。也就是說,政府監管再嚴,會議、文件、檢查、執法再多,如果企業行動落實不到位,結果還將是事故頻發。因此,企業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安全管理的關鍵,而企業負責人也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園區在強化安全監管和服務的過程中,要抓重點、抓主要,牢牢抓住企業負責人這個關鍵少數,通過安全生產部署會議、主要時間節點工作提示、企業包保干部主動上門服務等方式,督促其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促進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二是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企業查缺補漏,問診把脈。目前來看,化工行業事故多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就是從業人員素質低,安全技術和管理人才缺乏,這一問題在一些中小企業尤為突出。化工行業專業要求較高,特別是精細化工行業每個細分門類的工藝參數和安全管控要求也都不同,部分企業由于缺乏專業人才出現了安全“無人管、不會管”的問題。企業所需就是化工園區工作所向,園區可以組織剛退休且有安全生產管理經驗的企業負責人、區內骨干企業安全管理專業人才,也可以與其他園區橫向聯合共享人才,組建起園區的專家庫。通過專家庫為企業開展技術服務,給企業問診把脈、查缺補漏,定期為企業安全管理狀況進行會診,“一企一策”地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議,幫助企業從根源上徹底消除隱患,實現本質安全。
三是整合優勢力量,提升整體應急處置能力。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包括事前監測預警能力、事中應急管理能力、事后恢復重建能力,涵蓋了風險防控、應急隊伍、應急平臺、應急組織、應急預案、運行機制等管理內容。建立科學、高效的綜合應急管理體系可以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化工園區要發揮企業集聚的優勢,整合各方優勢力量,建立和完善園區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特別是身為央企、國企的園區骨干企業,擁有專業的消防應急隊伍和技術團隊,具有完善的應急處置管理機制,園區要充分調動這些骨干企業的積極性,借助他們的力量,完善園區應急管理體系,為園區企業服務,以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同時,園區還要指導企業科學規范修訂各類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組織開展企業間應急救援演練,加深對相互工況的熟悉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事件給企業和園區造成的損失。
當前各地陸續進入夏季,高溫、暴雨、強風等極端天氣導致安全隱患增加,同時大宗化學品價格高位,部分企業生產負荷較高,給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帶來了不利影響。因此,化工園區要按照應急管理部門的相關要求,積極督促、扶持區內企業做好各項風險防范管控工作,切實提高園區整體的本質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