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純堿盤面震蕩幅度較大,對現貨市場的情緒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業者紛紛收緊心態,保持觀望。回顧7月份以來的國內純堿市場,主要從以下幾點來看:
裝置檢修增多 純堿產量及開工有所下降
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到來,不少純堿企業為了對廠內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制定了停車檢修的計劃。7月份,部分企業的裝置如期停車,進入檢修狀態。此外,還有少數前期停車的企業到目前為止尚未恢復正常生產,以及部分企業的純堿裝置因故障或其他原因導致負荷下降。
從下圖可以看出,6月份月內四周的純堿產量約為232萬噸,平均開工率為88%左右。7月份,前三周(截止到21日)的純堿產量約為159萬噸,平均開工率為81%左右,接下來的一周,據了解仍將有部分企業執行檢修,預計純堿的周產量及開工環比有下降的趨勢。所以綜合來看,7月份的純堿產量及整體開工率與6月份相比均出現下滑。
新單成交情況欠佳 堿廠庫存小幅增加
7月開始,國內純堿企業總庫存結束了連續數周保持的下降趨勢,開始“低位反彈”。隨著企業前期訂單的逐步交付完成,在新訂單較少的情況下,開始出現小幅的累庫。
據隆眾資訊數據統計,國內純堿廠家總庫存從月初的39萬噸左右增加到了目前的50萬噸左右。企業的新單成交情況欠佳,一方面在于現貨價格偏高,特別是在盤面價格下行波動給市場情緒帶來的影響下,終端用戶對高價純堿的抵觸情緒增強,采購意愿降低;另一方面在于需求端的偏弱,原料純堿及天然氣等燃料價格上漲,使得浮法玻璃生產企業的成本支出加大,外加下游深加工行業的需求表現平淡,對玻璃的需求未有明顯改善,所以玻璃廠普遍面臨著虧損運營的壓力,對純堿的采購也顯得格外謹慎,多維持剛需。
純堿成交重心下移 利潤空間收窄
在市場情緒、庫存增加、需求疲軟、新單成交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下,純堿價格出現了松動,成交重心出現下移。以聯堿法純堿生產工藝為例,對于華東地區部分聯堿生產企業來說,盡管盈利的趨勢沒有改變,但隨著近期純堿價格的下行,以及氯化銨價格的持續走低,聯堿雙噸利潤有所下降,利潤空間有所收窄。
綜上所述,7月份國內純堿市場承壓運行,企業在出貨壓力下,成交趨向一單一議,價格偏靈活。短期內,預計國內純堿市場仍將維持震蕩走勢,供需繼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