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cmckw"><menu id="cmckw"></menu>
    <nav id="cmckw"><code id="cmckw"></code></nav>
  • <nav id="cmckw"><strong id="cmckw"></strong></nav>
    <nav id="cmckw"></nav>
  • <xmp id="cmckw"><xmp id="cmckw">
    <xmp id="cmckw">
    <nav id="cmckw"><code id="cmckw"></code></nav>
    歡迎來到河南金山化工集團!本集團主營純堿、氯化銨、三聚氰胺、小蘇打等產品,歡迎各位前來采購!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北溪-1號”無限期關閉對全球化工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2022-09-12

    據隆眾資訊了解到,當地時間9月2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宣稱,由于發現多處設備故障,“北溪-1”天然氣管道將完全停止輸氣,直至故障排除。北溪-1號管道是歐洲天然氣供應最為重要的管道之一,每天向歐洲供應330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對歐洲天然氣居民使用和化工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受此影響,近日歐洲天然氣期貨收盤價格創歷史新高,也帶動全球能源價格出現了劇烈震蕩。

    根據隆眾資訊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歐洲進口天然氣中,來自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達到了1560億立方米,占到了歐洲進口天然氣的45%。俄羅斯已經成為歐洲難以替代的供應商,自俄烏戰爭開始之后,歐洲對于俄烏戰爭的態度,以及所采取的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都加大了俄羅斯對歐洲的能源供應策略的轉變,此次北溪-1號關停可謂意料之中。

    圖 1 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路徑圖

    圖片

    根據隆眾咨詢數據顯示,在過去1年中,受到俄烏沖突的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從最低的5-6美元/百萬英熱,增長至超過90美元/百萬英熱,漲幅達到了1536%。受此事件影響,中國的天然氣價格也跟隨大幅上行,中國LNG現貨市場價格從過去1年中最低的16美元/百萬英熱,上漲至超過55美元/百萬英熱,漲幅也超過了244%。

    圖 2 近1年歐洲及中國天然氣價格走勢圖(單位:美元/百萬英熱)

    圖片

    天然氣對于歐洲意義重大,除了歐洲日常生活用天然氣之外,在化工生產、工業生產、發電等環節,都需要天然氣的補充。根據歐洲能源統計數據統計,歐洲擁有超過881個天然氣發電設施,通過天然氣發電量約占到歐洲總發電量的25%。這對于一個工業國家來說,天然氣發電相當于歐洲電力供應的重要來源,是保證歐洲工業運行的關鍵。

    根據中信建投研報數據顯示,歐洲化工生產過程中,有40%以上的化工生產原料來自天然氣,化工生產流程中所用能源的33%也需要依賴天然氣。所以,歐洲化工產業對于天然氣的依賴程度較高,屬于最高的化石類能源。可想而知,天然氣斷供對于歐洲化工產業意味著什么。

    根據歐洲化學工業理事會(CEFIC)的數據顯示,2020年歐洲化工品銷售額為6280億歐元(其中歐盟5000億歐元,歐洲其他地區1280億歐元),僅次于中國位居全球第二,是全球最為重要的化學品生產地區。歐洲地區擁有眾多國際巨頭化工企業,全球最大的化工企業巴斯夫,位于歐洲德國,還有殼牌、英力士、陶氏化學、巴塞爾、埃克森美孚、林德、法液空等全球知名的龍頭企業,都在歐洲有相應的化學品生產工廠。

    根據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歐洲化工生產中,有諸多產品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了全球最大生產規模。在煉油產業鏈中,石腦油的供應能力達到全球的15%,烷基化油的產能達到全球15%。在基礎化工產業鏈中,苯酚和辛醇產能占到全球的23%,丁二烯產能占到全球的21%,丙酮產能占到全球的20%,新戊二醇產能占到全球的18%。在房地產產業鏈中,TDI產能占到全球的26%,MDI占到了25%,PC產能占到全球的18%。在農業產業鏈中,氯化鉀產能占到全球的43%,維生素A產能占到全球的37%,維生素E產能占到全球的35%,蛋氨酸產能占到全球的29%。

    北溪-1號對歐洲停供,不僅嚴重影響了歐洲民用天然氣的使用,還對于歐洲化工產業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據隆眾資訊了解到,歐洲化工生產中,有相當大權重的化工生產,是采用天然氣為原料的生產,如合成氨、甲醇、乙烷、乙烯等。另外,在石油化工產業鏈的生產中,也會采用天然氣為燃料使用,如化工生產中使用的鍋爐大部分為燃氣鍋爐,以及化工生產中的相關溫度補給,也基本依靠天然氣的供應。

    此次能源斷供,將會嚴重影響歐洲化工產業鏈的正常生產運行,推升歐洲化工品生產成本的同時,也在間接對全球化工產業帶來巨大的潛在風險,或許正在醞釀歐洲化工產業中的“雷曼時刻”。

    一方面,歐洲天然氣價格繼續上漲將會加大交易成本,從而陷入流動性危機,對化工產業鏈流動性帶來直接影響。

    如果天然氣價格繼續上漲,歐洲天然氣的交易商需要進一步追加保證金,甚至造成追加的保證金呈現爆發式增長。由于進行天然氣交易的交易商,很大一部分來自化工生產企業,如使用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生產企業,以及用天然氣做燃料的工業型生產企業。如果保證金呈現爆發式增長,必然加大生產企業的流動性成本,有可能直接導致歐洲能源巨頭陷入流動性危機,甚至發展至企業破產的嚴重后果,進而波及整個歐洲化工產業,乃至整個歐洲經濟。

    二方面,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帶來化工生產企業的流動性成本增加,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本。

    如果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歐洲化工生產依賴天然氣為原料及燃料的企業,原料成本的增長,將會明顯加大其原料采購成本,導致賬面損失增加。歐洲化工企業大多為國際型化工生產企業,其產業規模龐大,生產基地和生產裝置眾多,在企業運營過程中也相應需要更多的流動性作為支撐。天然氣價格的持續上漲導致其賬面成本增加,對大型規模化生產企業的運行必然帶來十分不利的后果。

    三方面,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將會加大歐洲電力成本,也將相應加大歐洲化工企業的運行成本。

    據隆眾資訊了解到,根據花旗集團的分析師預計,不斷飆升的電力和天然氣價格將迫使歐洲公用事業企業提供超過1000億歐元的額外抵押品,以支付追加的保證金。瑞典債務辦公室也表示,由于電力價格飆升,納斯達克旗下的清算公司保證金已經上漲了1100%。

    歐洲化工產業是電力消耗的大戶,雖然歐洲化工技術相對先進,在能源消耗方面高于全球其他國家,但是依舊是歐洲工業產業中電力消耗相對較高的產業。天然氣價格將會加大電力的成本,特別是對于高耗電的化工產業來說,無疑將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

    四方面,如果歐洲能源危機短期無法恢復,將會給全球化工產業帶來直接的影響。

    隆眾資訊認為,目前化工品為全球化貿易程度較高,歐洲生產的化工品,主要流向了東北亞、東南亞、中東及北美地區,其中部分化學品在全球市場具有主導性影響,如MDI、TDI、苯酚、辛醇、高端聚乙烯、高端聚丙烯、環氧乙烷、環氧丙烷、氯化鉀、維生素A、維生素E、蛋氨酸、丁二烯、丙酮、PC、新戊二醇、EVA、苯乙烯、聚醚多元醇等。

    歐洲生產的這些化學品,在全球定價及產品質量升級方面具有一定的趨勢性,部分產品的全球化定價,也是參照歐洲價格波動水平而定。如果歐洲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必然導致化工品生產成本的增加,也將相應推高化工品的市場價格,從而對全球市場的價格帶來直接的影響。


    根據隆眾統計數據顯示,就在過去1個月時間內,歐洲化工產業生產權重較大的幾種化工品中,中國市場已經率先作出了相應的表現。其中月度均價同比大部分出現了上漲,硫磺漲幅更是高達41%,環氧丙烷、聚醚多元醇、TDI、丁二烯、乙烯、環氧乙烷等產品,均出現了超過10%的月度均價漲幅。

    如果歐洲供應的減少和價格的上漲,將會吸引其他地區化學品的跨區補給,如從北美出口至歐洲的化學品增長,將會減少從北美出口至中東或亞洲地區的產品總量,影響全球的供需平衡關系,從而影響價格的波動趨向,對全球化工產業都將帶來十分重要的影響。

    根據第一財經資訊報道顯示,高盛分析師戈德洛夫(Alberto Gandolfi)在9月4日的一份報告中警示稱,市場繼續低估了歐洲能源危機的深度、廣度和結構性影響,目前的危機將比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更嚴重。如不及時加以干預,歐洲家庭的能源賬單在明年初達到峰值時將激增2萬億歐元,約占歐洲GDP的15%。瑞信明星分析師波薩(Zoltan Pozsar)也警告稱,當前歐洲正面臨由過度金融杠桿引發的“明斯基時刻”。以德國為例,高達2萬億美元的經濟附加值依賴于來自俄羅斯的200億美元天然氣,即存在100倍的杠桿,比雷曼兄弟破產時的杠桿水平要高得多。

    隆眾資訊認為,歐洲能源危機正在持續積累和發酵,目前雖有歐洲多個國家開始積極“救市”,但是歐洲能源結構無法在短期內完全改變,僅能通過資本層面的緩解,無法真正解決歐洲能源危機的核心問題,更無法解決歐洲化工產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隆眾資訊預期對全球化工產業的影響正在持續深入。

    中國目前正在積極調整化工產業供需結構,近幾年通過規模化的增長加速提升了企業的全球化競爭實力,也降低了中國化工品的進口依存度。但是,目前中國在部分化學品層面仍嚴重依賴歐洲,特別是中國進口的高端聚烯烴產品,以及高端的高分子材料產品,和中國出口的可降級塑料產品,和出口的相關符合歐盟要求的嬰幼兒塑料制品和日用塑料制品等。如果歐洲能源危機持續發展,對于中國的化工產業的影響將會逐漸顯現。



    純堿,三聚氰胺,氯化銨
    聯系電話
    冈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