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區域供應結構分析
截至目前國內光伏玻璃產能區域分布仍較為集中。詳細分析來看,華東地區最為集中,區域內光伏玻璃總產能47060噸/日,占比64%;其次為華中區域,產能9060噸/日,占比12%;第三位為華南地區,產能7150噸/日,占比10%;華北、西北區域產能分別為3770噸/日、3300噸/日,占比同為5%;最后為西南區域,產能2650噸/日,占比4%;當前東北區域暫無產能分布。
全國各省份積極布局光伏產業,光伏玻璃布局未來將多點開花。現有光伏玻璃產能分布在我國15個省市自治區,主要集中在安徽省、江蘇省、河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浙江省、河南省等地,十四五末,光伏玻璃產能將分布在25個省市自治區,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北省、江蘇省、江西省、云南省等地。
近幾年光伏玻璃區域分布變化不大,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此地區石英砂資源豐富,光伏產業鏈成熟,光伏玻璃產能消化能力強,龍頭企業信義、福萊特在生產技術、能耗水平、生產規模、原材料供應、產能消化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華中地區則具備便利的河道港口運輸優勢,但原料供應和產能消化風險高;華南地區石英砂資源豐富,港口運輸便利,主要覆蓋東南亞市場,信義在該地區具備領先優勢;西南地區天然氣、水電價格低廉,光伏產業鏈方興未艾,旗濱在該地區規模較大,且擁有超白砂基地,保障生產;西北地區地處我國光伏裝機市場, 天然氣價格較低,前景廣闊;綜合來看,華東地區為主,其他地區輔助的分布格局難以打破。
二、分規格牌號供應結構分析
2022年光伏玻璃規格仍以3.2mm以及2.0mm毫米為主流,基于當前光伏 玻璃市場價格逐步走低接近成本線,且組件端要求質量逐步提升,前期透明背板幾乎不在占據市場份額,無價格優勢;當前光伏玻璃3.2mm鍍膜市場份額54%,2.0mm鍍膜市場份額46%,3.2mm鍍膜市場份額仍較大,但是從下游發展趨勢來看,更加輕薄的2.0mm鍍膜玻璃市場需求逐步加大,短時間內將反超3.2mm鍍膜,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

從2019-2022年光伏玻璃規格板塊變動較大,前期光伏玻璃背板市場有三類產品,分別是3.2mm/2.0mm/透明背板,其中3.2mm鍍膜為市場主流,后期因市場逐步發展,光伏玻璃投產逐步增多加之技術逐步精進,降本增效落實情況較好,市場價格逐步下行,2021年下半年光伏玻璃價格逐步貼近成本線,透明背板在此時不在占據市場優勢,被市場所淘汰;后期隨著下游訂單逐步趨向輕薄化,2.0mm技術逐步普及,市場2.0mm鍍膜背板市場占有率迅速提升,截至目前已接近半數,隨著后期投產的不斷加速,技術的不斷成熟,很快2.0mm鍍膜市場占有率將反超3.2mm鍍膜。
三、2018-2022年中國光伏玻璃產能趨勢分析
2019年-2022年中國光伏玻璃日熔量復合增長率在25.92%。階段性來看,各年度表現有一定分化。2019年光伏玻璃產能受限,新產能投產難度較大,門檻較高,其增速較慢;2020年較2019年變化不大,整體產能增速較緩,2021年7月21日,工信部發布印發了修訂后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其中明確,提高水泥項目產能置換比例,保持平板玻璃產能置換比例不變,新上光伏壓延玻璃項目不再要求產能置換。自此,光伏玻璃產能不再受限,不斷涌入大量新增產能,基于建設周期的問題(一般項目從開始到正式投產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光伏玻璃產能集中在2022年-2023年釋放,2022年市場產能投產迎來爆發期,雖收到外部經濟環境及自身高擴能之后行業利潤侵蝕,產業景氣度下降的影響,但是2022年光伏玻璃新增產能并未出現明顯的預期差,小部分裝置因工程問題或市場行情問題延遲至2023年,后期投產概率仍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