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市場近來風向轉變較快,雖然源頭產品例如煤炭、天然氣、磷礦石價格多表現持穩,甚至個別在調控下有所走低,但化肥產品卻依舊在其他因素(出口消息、剛需支撐)刺激下逆勢上行,且速度、幅度較快,這造成下游產品復合肥再次承壓,正處冬儲備肥旺季,市場心態從原料價格的剛剛回暖刺激市場收款進程轉化為成本變化過快進而觀望僵持,停收停報的現象增多,而新一輪價格漲幅如何目前也尚未明朗。
復合肥由3種元素組成,受原料價格的變化影響較大,拋去鉀肥不言,擁有氮磷資源優勢的企業也不占多數,在近年原料大漲大跌的走勢下,復合肥企業生存不易,又因國內供應能力寬松,企業全年產能平均利用率在4成左右,造成消耗大而利潤小的現狀,更何況對接終端需要面臨的高額營銷費用,這些都成為壓倒企業的稻草。
近一個月,復合肥主要原料尿素漲幅超300元/噸;磷酸一銨(湖北55%粉)上漲至3450-3500元/噸;鉀肥雖漲幅并不明顯,但也相較于前期悲觀的弱勢下滑心態有所逆轉,隆眾資訊統計僅僅原料成本對月初上漲200-230元/噸。且近期主要原料的預期多在高位堅挺,這使得企業難以鎖住成本,為規避風險,只能暫停收單。
從目前各冬儲主流需求區域來看,無論是東北、南方還是華北、華中、西南等,收款以及發貨速度均低于往年同期10-20%,這主要是三季度價格大幅下滑帶來的備肥后遺癥,各方操作積極性有限導致的。從明年用肥時間(多集中在3-5月)來看,市場還能喘息空間,但近來國內多處疫情多發,中間又穿插傳統春節,這無疑會在運輸方面存壓,同時當前停收的情況來看,復合肥企業也不想再經歷三季度的賠錢賺吆喝,多意向在原料成本穩定后再做大量操作,如果停單持續則需長線考慮后期集中用肥會不會階段性緊缺的情況。
價格方面,企業前期低價吸單是基于搶占冬儲份額的考慮,但近來風險增高,多停止低價操作,市場主流交投重心尚不明朗,多在等待原料的進一步走勢。工廠報價多會接近成本走勢,且分批操作,收滿即停。而經銷商經過“急剎車”后反而謹慎度也在增加,擔憂市場炒作高價,又害怕來年用肥時間跌價造成虧損。廠商再次博弈僵持,漲價也并非如意,市場 “賭行情”減少,還是需要穩定的走勢來穩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