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不得隨意停工停產,堅決避免一刀切!
2022-12-13
近日,中央紀委發布一則通報,指出江蘇一監管人員與企業主內外串通造假、敷衍安全檢查反映出的監管制度漏洞。此前,惠山區紀委監委收到舉報,反映某信息物流園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孫某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多家企業下發關停整改通知書,并以此為要挾,索取好處。經過一番調查后發現,共有100多家企業每年定時打款給某賬戶,年底時,該賬戶的錢款全部到了孫某和辦公室其他人的賬戶里。孫某與其團伙靠著代做臺賬索取相關企業賄賂款195萬余元!“這都是園區辦幫我們做的,我們也是圖省事,交錢代做了。”“不找辦公室做,就通不過上級檢查,不如花錢買平安。”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不少企業主將實情和盤托出。可見,安全生產腐敗竟能如此,不找園區做就過不了檢查,從園區企業主的對話中也不難看出,多數企業主也是抱著花錢買平安的心態。畢竟,都是出來做生意,花點錢總比“停產整改”要強太多。對于企業而言,停工停產四個字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特別咱們化工行業,今年受疫情、地緣沖突、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企業不是在停工就是在停工的路上,生意太難做,不到萬不得已誰都不愿意停工停產。12月7日,應急管理部發布一則通知表示,國務院安委會決定自即日起至明年3月在全國范圍開展歲末年初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專項整治和督導檢查。 且通知中明確提及了,在整改的同時,不得隨意下達一律停工停產指令,堅決避免簡單化、“一刀切”。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精神,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國務院安委會決定自即日起至明年3月在全國范圍開展歲末年初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專項整治和督導檢查。此次專項整治和督導檢查,要求各省級政府結合本地實際和各重點行業領域重大安全隱患判定標準,部署開展重大隱患專項整治。消防方面重點整治勞動密集型企業、高層建筑、大型商業綜合體、倉儲物流等重大隱患,建筑施工方面重點整治工程轉包、違法分包、不按方案施工以及盲目搶工期趕進度等重大隱患,燃氣方面重點整治液化石油氣供應企業以及餐飲經營場所、農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重大隱患,道路交通方面重點整治“兩客一危一貨”、“三超一疲勞”非法營運、貨車和農用車違法載人等重大隱患,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方面重點整治商漁船碰撞、“四類重點船舶”、超10人作業漁船等重大隱患,礦山方面重點整治盜采資源、超能力生產、超層越界、煤礦采掘接續緊張、非煤礦山不按設計施工等重大隱患,危險化學品方面重點整治重大危險源、非法違法“小化工”、精細化工等重大隱患,工貿方面重點整治冶金、粉塵涉爆、鋁加工(深井鑄造)、有限空間作業等重大隱患,以及其他重點行業領域重大隱患。 國務院安委會要求有關成員單位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要求,指導服務地方因地制宜確定本行業領域的重大隱患和整治標準,制定本部門專項檢查方案,因時制宜、因疫制宜開展多種形式專項督導。 國務院安委會將加強對各地、各有關部門督促指導,派出工作組對工作情況開展重點抽查檢查。 國務院安委會要求,要高度重視歲末年初安全生產重大隱患專項整治和督導檢查工作,統籌好安全生產督導檢查與服務經濟發展、疫情防控大局的關系,科學合理研究制定方案,在全國通用標準基礎上,明確本地重點,確保查大問題、除大隱患、防大事故。充分運用座談交流、視頻匯報、“四不兩直”明查暗訪、受理舉報等方式,組織專業力量深入基層嚴督細查,加強重大隱患標準闡釋服務,提高督導檢查質效,確保問題隱患整改到位。同時,不得隨意下達一律停工停產指令,堅決避免簡單化、“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