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化工大省江蘇依舊強力推進石化、化工產業建設。根據《江蘇省“十四五”化工產業高端發展規劃》,江蘇省“十四五”末化工行業產值預期總產值將達到1.4萬億以上。
據介紹,江蘇省是我國化工大省,現已形成從煉油、乙烯生產到基礎化學原料、合成材料、專用化學品制造等多門類產業體系,化工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在地方工業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從產能規模看,江蘇省的多個子行業在全國占重要地位。其中,煉油能力在全國各省市中居第四位,占比為4.9%,原油加工量占全國的比重為6.5%;乙烯產能占全國的比重為8.8%,居第四位;醋酸規模國內第一,占有全國總產能約38%,其他部分有機原料如雙酚A、丙烯腈、環氧丙烷等在國內也占有較大份額。 聚苯乙烯產業具有顯著的規模和聚集優勢,GPPS/HIPS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48%,居全國第一位;工程塑料中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苯醚(PP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產能全國第一;江蘇省省氟化工生產企業總產值約占全國氟化工總產值的16%; 江蘇省精細化工產業中傳統精細化工產能全國領先,特別在農藥及中間體、涂料、合成材料助劑、多功能中間體、染顏料及中間體、油脂化工等方面優勢突出,新領域精細化工中電子化學品領域全國領先,部分品種如電子級雙氧水、N-甲基甲酰胺、六氟磷酸鋰等全國第一。 按照《江蘇省“十四五”化工產業高端發展規劃》,江蘇將形成以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和28個化工園(集中)區為主體的“1+N”化工產業發展格局。產業布局總體劃分為沿江/沿湖產業區、沿海產業區、蘇北產業區三大部分。 沿江/沿湖產業區,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部分)8市,現有9個化工園區和8個化工集中區;沿海產業區包括連云港、鹽城和南通(部分)3市,現有5個化工園區和3個化工集中區;蘇北地區包括徐州、淮安、宿遷3市,現有4個化工集中區。 其中,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是我國重點規劃布局的的新建石化產業基地之一,成為國家新一輪石化產業布局調整和結構優化升級戰略的重要承載地,從產業鏈布局來看,“十四五”期間,江蘇省石油化工產業主要布局于此,擁有盛虹、衛星化學等巨無霸項目。 石油化工、有機原料、合成材料等中上游產業繼續以大型石化企業所在園區為載體,基于現有產業基礎進行進一步發展,例如連云港、南京、揚州和泰州; 化工新材料和高端精細化工為主導產業鏈的化工園(集中)區較多,且主要布局在長江沿線(1公里范圍外),其中蘇州、無錫、南通較為集中; 煤化工、鹽化工產業將繼續在優勢區域發展,例如徐州、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