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堿:輕、重堿價差擴大背后原因分析
2023-03-10
重堿9成以上用于玻璃行業,受光伏玻璃需求增長的持續拉動,重堿貨源供應偏緊;輕堿下游需求較為分散,多數產品表現欠佳,對輕堿需求較為清淡。下游表現不同,疊加相關產品液堿價格持續探底,輕重堿價格走勢亦有所分化,維持較大價差。
根據市場交易特點,重堿價格多采集送到終端價格,輕堿價格多采集出廠自提價格,并且多數廠家重堿成本高出輕堿成本80-100元/噸,因此重堿價格往往高于輕堿價格,據統計,國內輕、重堿價差一般在100-300元/噸的水平,而當前國內輕、重堿均價價差達到了360元/噸,價差較大。從純堿下游需求來看,多數產品當前成本壓力較大,但重堿下游玻璃行業生產彈性較低,浮法玻璃產能整體維持高位,加上近兩年光伏玻璃不斷擴張,持續拉動對重堿需求,重堿貨源供應偏緊,對市場價格支撐較強,主流價格持穩。而輕堿多數下游表現疲軟,對輕堿高價抵觸,日用玻璃及部分無機鹽產品開工情況一般,加上貿易商接單情緒不高,部分純堿廠家靈活接單出貨,價格略有松動。液堿與純堿的替代主要是輕堿下游的味精、部分無機鹽、洗滌、印染、水處理等行業。由于市場供需失衡,2-3月份液堿價格出現了持續、明顯的下滑,以山東地區為例,截至今日32%堿價格在750-825元/噸,較1月底累計下滑265元/噸,折百價與山東地區輕堿價差達超過400元/噸。部分通用型下游企業為降低自身成本,增加液堿用量,對輕堿價格形成一定利空。近期來看,重堿市場剛需仍存向好預期,疊加純堿廠家仍多有待發訂單,市場價格或以穩為主,但輕堿下游需求疲軟,加上液堿價格尚未有止跌跡象,輕堿市場或存在一定小幅走弱的壓力,輕、重堿價差預計仍維持較大空間,甚至存在進一步窄幅走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