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堿: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行 對輕堿市場支撐減弱
2023-03-16
終端需求放緩,主力下游正極材料行業開工下降,碳酸鋰需求回落,價格持續下跌。碳酸鋰及下游行業開工負荷率下行,對純堿用量減少。同時輕堿主要下游產品行情低迷,盈利情況欠佳,對輕堿市場支撐乏力,輕堿價格出現松動。
2月份,終端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市場產銷環比提升。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5.2萬輛和52.5萬輛,環比分別提升29.88和23.53%,同比分別增長48.8%、55.9%。動力電池方面,2月份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41.5GWh,同比增長30.5%,環比增長47.1%。其中三元電池產量14.6GWh,占總產量35.1%,同比增長25.0%,環比增長48.3%;磷酸鐵鋰電池產量26.8GWh,占總產量64.7%,同比增長33.7%,環比增長46.3%。理論上來看,2月動力電池消耗三元材料、磷酸鐵鋰數量約24820噸、64320噸,對當月相應的正極材料產量消耗占比在53.5%、68.06%。1月份終端行業產銷數據環比接近砍半,2月份有所回溫,需求市場呈緩慢復蘇狀態。但從中上游原料產品上來看,1-2月份碳酸鋰、正極材料產品買方補貨節奏放緩、現貨流通降溫,供方庫存有所累積。由此可以推斷出,2022年末至2023年初,終端產品消化前期大量的原料庫存,實質性采購未能釋放,中上游產品產銷表現難言樂觀。從開工負荷上來看,2022年1-10月,碳酸鋰主力下游正極材料行業開工逐月震蕩走高,其中10月份正極材料開工負荷達到87%,11月份碳酸鋰開工負荷在60%。隨后,受終端年底沖量備貨期結束、春節停工放假等因素影響,碳酸鋰及正極材料開工負荷回落。春節過后,原料碳酸鋰價格快速且持續下跌、買盤接單計劃不斷延后,產業鏈開工負荷雖有回升但難以提升至2022年四季度水平。 多重因素拖累碳酸鋰價格快速下跌,正極材料產品價格跟跌。自2022年11月中旬以來,碳酸鋰累計下跌290000元/噸,跌幅超48%,三元材料及磷酸鐵鋰主流型號下跌幅度均超過15%。2022年碳酸鋰在純堿的下游消費結構中占比2.3%,在輕堿的下游消費結構中占比4.8%。雖然碳酸鋰在純堿下游消費占比不高,但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碳酸鋰成為近兩年輕堿下游產品中產量增長最快的產品。碳酸鋰產能、產量不斷擴張,2022年兩者同比分別提升16.41%、39.26%。碳酸鋰產能主要集中在江西、四川、青海、湖南等省份,生產一噸碳酸鋰需要2噸左右輕堿,拉動當地輕堿需求增長。 近兩年碳酸鋰行業對輕堿用量增長明顯,加之重堿需求旺盛,重堿貨源供應緊張,純堿廠家調整輕、重堿生產比例,導致輕堿供應量減少,輕堿市場維持高景氣度。目前輕堿價格處于歷史同期高位,國內輕堿主流出廠價格在2650-2850元/噸。輕堿價格長期高位,但輕堿主要下游產品盈利情況欠佳,部分下游產品虧損運行。日用玻璃、泡花堿、焦亞硫酸鈉、小蘇打等行業需求啟動緩慢,庫存依舊偏高,對輕堿市場支撐乏力。同時伴隨著燒堿價格的大幅度下滑,部分下游通用型用戶增加燒堿使用量,減少純堿使用量。近期國內輕堿市場價格有所松動,成交重心下移,中東部地區部分純堿廠家靈活接單出貨為主。碳酸鋰是2021-2022年輕堿下游產品中表現最亮眼的產品,但從2022年11月份開始,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行。碳酸鋰廠家利潤空間不斷萎縮,部分廠家庫存偏高,碳酸鋰行業開工負荷率維持在5成左右。據悉四川、江西地區碳酸鋰行業對輕堿用量出現下滑。同時正極材料行業開工負荷率也有下行,據悉部分磷酸鐵鋰廠家純堿用量減少。新能源行業終端需求恢復仍需時日,行業去庫存的現狀將持續,碳酸鋰及正極材料產品價格預計仍有下跌的空間。考慮到市場價格逐步向買方心理價位靠攏且買方補貨需求逐步恢復,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對產品價格形成支撐。當前純堿價格偏高,廠家盈利情況處于高位,開工負荷偏高,計劃檢修、減量廠家不多。1-3月份純堿廠家開工負荷率維持在9成以上,短期純堿行業開工負荷進一步提升空間有限。但下半年新增產能壓力巨大,純堿主要下游產品行情低迷,終端用戶對高價純堿有所抵觸。純堿廠家多積極接單出貨為主,貿易商多輕倉操盤,終端用戶多堅持隨用隨采。近期期貨盤面價格明顯回落,期現商貨源價格優勢明顯,對現貨市場造成一定影響。重堿剛需有望保持增長態勢,但輕堿下游需求仍無起色,部分下游產品如碳酸鋰及下游正極材料產品價格仍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短期國內輕堿價格仍承受一定下行壓力,產業鏈利潤有望逐步向下游產品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