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及需求均支撐乏力,加之宏觀層面的影響,近期化工市場延續震蕩下跌趨勢,部分化工品跌至年內低點。中短期來看,美國債務上限談判原則上達成一致,宏觀層面壓力將有所緩和。而隨著利潤負反饋及主動去庫,企業供給端壓力逐步緩和,市場跌勢或有所放緩。
終端消費領域復蘇不均衡影響化工品需求修復節奏
雖然防控政策優化之后中國經濟呈現出復蘇態勢,但從需求修復狀態來看呈現出明顯的分化,服務業尤其是餐飲、旅游等消費相關的行業復蘇表現亮眼,而工業和制造業需求復蘇進程偏緩,尤其是房地產、汽車等相關數據表現不佳對于部分化工品需求造成明顯制約。2023年1-4月房地產整體呈現出“竣工修復-銷售回暖-新開工偏弱”的格局。竣工面積增長了18.8%,依舊是唯一轉正的數據。此外銷售端數據雖然下降了0.4%,但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呈現持續邊際改善的趨勢。施工和新開工方面,1-4月房地產施工面積同比下降了5.6%,降幅擴大了0.4個百分點,而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了21.2%,仍然是房地產相關數據中最弱的一環。房地產竣工修復對于地產后端的涉及家具、家電的大宗品需求將有所帶動,但通過傳導周期來看對于相關化工品的需求提振至少要到下半年才能有所體現。新開工、施工等數據下滑幅度有所加快,對涂料、保溫材料等地產前端商品市場的需求仍有所拖累。
4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3.3萬輛和215.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6.8%和82.7%。主要由于去年4月份因疫情導致生產供應基本停滯,同期基數相對較低。同時也要看到,3月份車市非理性促銷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4月份產銷環比分別下降17.5%和11.9%。當前國內汽車市場需求動力仍然偏弱,有效需求尚未完全釋放。目前消費者進店量快速增長,但成交率較低,存在觀望態度。汽車產銷回升弱于預期,塑料、橡膠等商品的需求也受到一定影響。
原油區間震蕩 化工市場成本支撐不牢
今年以來宏觀壓力持續施壓市場成為壓制油價的最大利空因素,尤其是3月之后兩波歐美銀行業危機沖擊導致的油價下跌行情讓投資者心有余悸。近期圍繞在美國債務違約風險的擔憂也籠罩市場,原油處在區間震蕩節奏中,在成本端也未能夠給予化工市場形成支撐。不過隨著協議的初步達成,近期圍繞在該事件的擔憂情緒或有所緩解。并且基本面來看,美國原油庫存超預期下降,加之需求端將迎來夏季需求高峰,總體來看仍然維持供應偏緊且需求增長的大趨勢,基本面偏緊對油價有向上的指引。不過原油要想取得突破性反彈,除了需要宏觀層面提振市場預期外,供應端仍需要做出更大努力,而這些都是市場面臨的挑戰。
海外宏觀仍面臨復雜情況,但主動去庫之后化工市場有望跌勢放緩并階段性筑底
后期來看,美國債務上限協議原則上達成,近期圍繞在該事件的擔憂情緒或有所緩解,但對美聯儲加息的擔心有所增多。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6月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為33.5%,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上升至66.5%,反映市場對于美國政策利率進一步上升的預期升溫。若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美元指數走強也將施壓大宗商品價格。如果加息暫停,市場在宏觀層面的壓力將顯著緩解。從需求端來看,房地產、汽車、家電等終端消費行業給予的支撐短期難以見效,并且隨著氣溫升高,部分化工品也將陸續進入消費淡季,整體看化工品市場短期上行動力不足。不過企業盈利不佳對于開工逐漸形成負反饋,在卓創資訊重點統計的34個產品中,5月25日與5月4日相比,開工下滑的產品達到了25個,平均降幅達到了5.2個百分點。此外,近期化工品市場普遍處于去庫存階段,經過主動去庫存之后,企業產成品供給端的壓力有所緩和,這意味著多數產品跌勢會有所放緩并呈現筑底整理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