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cmckw"><menu id="cmckw"></menu>
    <nav id="cmckw"><code id="cmckw"></code></nav>
  • <nav id="cmckw"><strong id="cmckw"></strong></nav>
    <nav id="cmckw"></nav>
  • <xmp id="cmckw"><xmp id="cmckw">
    <xmp id="cmckw">
    <nav id="cmckw"><code id="cmckw"></code></nav>
    歡迎來到河南金山化工集團!本集團主營純堿、氯化銨、三聚氰胺、小蘇打等產品,歡迎各位前來采購!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國際化工巨頭發布業績預警 化工行業寒潮是否持續?
    2023-07-25
    近期,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布了二季度業績初步數據,同時大幅下調了對今年的業績預期,并將其歸咎于全球工業產出低迷和消費品需求下降,除了巴斯夫之外,陶氏、朗盛、卡博特、利安德巴賽爾等化工企業此前均發布預警,稱2023年的盈利將比此前預計的更低。國際化工巨頭對于2023年的盈利預期并不樂觀,讓人不僅心生疑問,化工行業的不景氣是否會持續,預計何時才能得到改善?

    對當前面臨的市場情況進行復盤可以發現,正在經歷的化工品需求下滑始于2022年8月份,當時面臨的主要不利因素為成本高漲、通脹高企、地緣局勢不穩定以及消費場景受限等。因此,化工行業出現了較為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現象。進入2023年,部分不利因素有所改善,尤其對于中國市場而言,防疫政策的調整從本質上改善了消費場景受限的問題,預期進入2023年后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需求將對全球化工市場形成較強支撐,但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預期并被完全實現,化工市場呈現由“強預期”走向“弱現實”的趨勢。

    從行業營收和盈利的情況來看,當前化工行業仍面臨一定的挑戰。2023年以來,受到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以及原油等上游原料成本下行等因素影響,化工行業的價格呈現回落趨勢,行業營收、利潤增速進一步下滑。今年1-5月份,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實現營業收入33548.2億元,同比下降7.8%,實現利潤總額1690億元,同比下降52.4%,兩者相較利潤總額下降的幅度更大。與去年增收不增利的情況相比較,今年上半年受到價格下降因素影響,營業收入也出現同比下降,化工行業面臨的風險仍較突出。

    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防疫政策發生變化后,國內化工行業供給端的恢復強于需求端,供需錯配是導致行業出現經營壓力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海外宏觀環境仍較復雜,通脹高企的背景下加息進程延續,并且造成一定的風險外溢。歐洲部分國家進入技術性衰退,美國受到銀行業危機、債務上限等風險因素的持續擾動,大部分產品出口呈現“量價齊跌”趨勢。一方面是價格下跌,從圖2的卓創資訊有機化工價格指數可以看出,與去年相比價格指數下降幅度較為明顯,出口均價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從國家海關總署發布的上半年化工品出口來看,44個主要出口國家中,上半年累計同比下降幅度小于20%的占比25%、下降幅度在20%-40%內的占比45%、大于40%的占比為11%,實現累計總比增長的占比為18%,從中可以看出海外需求的減退使得化工品出口需求降低,從而對于我國化工行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支撐下降。

    再從深層次的分析來看,今年以來主要原材料價格的持續回落,使得成本端的壓力較去年緩解,高成本對利潤的壓縮情況有所改善,在影響化工企業的業績中,需求重新占據核心位置。進入二季度以來,隨著前期積壓需求逐步釋放、經濟政策支撐以及低基數效應的共同作用下,多數化工企業營收及盈利情況出現環比改善,這反映出化工行業正在逐步復蘇的良好信號。下半年能否扭轉局面,可以從國內外兩個層面來看。國外方面,隨著美國加息接近尾聲及各類宏觀風險暫緩,對于化工品需求的壓制減緩;國內方面,隨著經濟形勢轉好,以及各項提振消費政策的陸續落地,化工市場在需求端或將邊際改善。此外,化工行業主動去庫存的進度將進一步加快,加上行業對供給側的主動調節將緩解化工行業的供需矛盾,對價格、利潤均有一定的修復作用。總之,化工行業面臨的壓力正在緩解,行業出現明顯向好趨勢。

    因此,對于化工行業而言,2023年全年影響企業業績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整個行業的需求復蘇情況,決定著整個化工行業的景氣程度。二是不同產業鏈的產能落地及開工情況,是行業內部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三是從企業角度而言,具有一體化發展資源或配套較全的企業的競爭力將更強。


    純堿,三聚氰胺,氯化銨
    聯系電話
    冈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