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有機化工市場整體呈現先漲后跌的趨勢,價格重心有所下移(見圖1),與我們在《2022-2023有機化工行業年度報告》中預測的趨勢基本一致,不過由于突發事件的影響,導致我們對5、6月份的下行幅度及持續時間的預測出現偏差。1-6月份卓創資訊有機化工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171.05,較上年同期下跌了14.9%。截止到6月26日,該指數收于1087.89,較年初下跌了4.7%。
1月份受到防控政策優化之后的復蘇強預期及原油階段性上漲帶動,國內化工市場有所走高。之后,受美聯儲加息以及由此引發的歐美銀行業危機、海外經濟衰退擔憂及OPEC+供給調控等因素影響,原油區間震蕩運行,加之需求復蘇樂觀預期的證偽,化工市場整體寬幅震蕩。4月下旬之后,隨著美債危機持續發酵、歐美高利率環境施壓油價,加上內外需求端持續疲軟影響,國內化工市場呈現長周期的下跌態勢,到6月中旬達到年內低點(見圖2)。
縱觀上半年,國內有機化工市場漲后回落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復蘇強預期下的普遍上漲;需求弱現實導致預期證偽,以及海外加息周期下的風險外溢、OPEC+供給調控對于原油的多重影響形成的價格傳導;產能擴張與需求弱復蘇的供需矛盾等。
防控政策優化后的復蘇強預期支撐前端漲勢
2022年11月,國內出臺防疫政策優化措施,市場形成較為樂觀的復蘇預期,尤其是進入2023年1月之后,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等多家國際投資機構紛紛上調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該階段價格中開始計入過多的“樂觀預期”。與此同時,對全球經濟改善的希望尤其是中國需求增長的樂觀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國際油價,該階段有機化工市場呈現出偏強走勢,一直持續到1月底。
多重因素影響,中期市場寬幅震蕩
化工市場1月份上漲主要的原因來自于對于需求改善的強預期,但進入復蘇由預期走向現實的驗證期后,市場發現需求改善的程度未能達到心理預期,因此預期差導致了市場的震蕩趨弱。而從原油的角度來看,市場開始重新權衡供應和需求前景,加之擔心美聯儲加息給市場帶來壓力,國際油價漲后回落,進一步施壓化工市場。之后歐美銀行業危機開始發酵,尤其是美國硅谷銀行倒閉,原油出現恐慌性下跌,疊加房地產、汽車等化工品終端消費市場復蘇的情況并不樂觀,悲觀情緒進一步蔓延,導致有機化工品市場普遍回撤,在3月中旬附近達到階段性的低點。
3月底、4月初歐美銀行業危機有所緩解,加之OPEC突然宣布減產,原油觸底回升,化工市場也因此有所跟漲并持續至4月中旬,但是終端需求的復蘇依然表現乏力,因此這一階段化工市場上漲相對比較平緩,同時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化特征,近油端產品的漲幅明顯大于更加依賴終端需求的遠油端產品的漲幅。
宏觀風險與需求負反饋導致后期市場下滑速度加快
4月中下旬歐美經濟衰退擔憂升溫,并且美國債務違約擔憂也開始發酵,國際油價再次大幅下挫。同時,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為抑制高企的通脹水平,采取的激進加息政策,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沖擊,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全球的需求,我國化工品出口同比也開始有所轉弱(見圖4)。而從供給端來看,由于近年來國內石化產能的高速擴張,當前眾多石化產品的供給能力已達到高位,在需求端,雖然汽車及家電數據在近幾個月呈現產銷邊際改善的局面(見圖6、圖7),但無法對沖地產下滑導致的需求減弱影響(見圖5),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無疑加大了市場向下調整的壓力。這一階段,有機化工市場下跌速度加快并且持續時間較長,到6月中旬,部分產品價格觸及年內低點的同時甚至創造多年的低位(見圖3)。之后隨著海外宏觀壓力邊際緩解,加之國內經濟刺激計劃提振,以及在盈利欠佳的情況下部分企業通過加大供給調節來平衡供需矛盾,化工市場逐步筑底并在6月中旬以后出現小幅反彈。
下半年海外加息節奏變化對原油等能源價格的影響、國內經濟修復進程在需求端的提振效果;周期變動及供需格局的演變將成為影響有機化工市場的核心驅動因素。
國際油價下半年或震蕩走高,化工產品價格有望在成本端獲得支撐
原油是石化產品價格變化的風向標。下半年,除了第三季度油價波動重心有望小幅上移之外,第四季度油價上移幅度或進一步加大,美原油年底有望沖擊80美元/桶大關。雖然美聯儲未來有望繼續加息,但是加息尾聲后商品市場的壓力將邊際減弱;其次,歐佩克+減產和美國原油產量均受限,特別是美國原油產量閑置產能不足,進一步對油市價格形成支撐;再次,美國在經歷之前大規模的拋儲后,后續將進行收儲,雖然從目前的收儲節奏來看,收儲規模較小,但收儲確實可以提升需求;最后,夏季來臨,無論是從美國墨西哥灣地區頻繁的天氣擾動擔憂,還是從美國石油需求,特別是煉廠開工來看,美國的石油庫存依舊呈現偏低水平,一旦遭遇颶風擾動,油價面臨上漲風險。因此,從宏觀壓力逐步降低和自身基本面的角度來看,未來油市價格波動重心有望上移,從而在成本端對于化工市場有所支撐。當然,在上移的過程中,也需要關注因為短時宏觀因素帶來的價格下跌風險。
產能延續擴張態勢,需求或呈現弱復蘇狀態
從供給來看,化工產能擴張步伐依然將繼續推進,部分產品下半年的擴產產能甚至超過了上半年,無疑加劇了下半年的供給壓力。從需求端來看大概率延續弱復蘇的態勢。2000年之后的第七輪庫存周期已經逐步轉入到被動去庫存階段,對應中國逐步轉入短波周期中的“復蘇期”,處于復蘇的初級階段,考慮中美周期共振以及中國疫后經濟發展的狀態,“弱” “復蘇”是基本的特征,但在“弱” 與“復蘇”之間,“復蘇”顯然更加重要,這是產生未來市場預期的核心關鍵。下半年化工市場需求端的表現或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2023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仍會有超過2位數的下降,1-5月份同比下降22.6%,全年下降會在20%左右,減水劑、保溫材料等地產前端產品需求依然面臨壓力。地產竣工面積在“保交樓”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或延續兩位數的增長,疊加上半年的增長對于商品需求的傳導將在下半年兌現,因此家電、家具等地產后周期行業會有所好轉,同時對于相關的化工品需求將起到一定提升。
2、隨著國內需求正常恢復,疊加中央和地方各項政策刺激的共同作用下,汽車產銷有望延續增長。此外,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延續至2027年年底,利好新能源汽車消費,不過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將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傳統能源汽車的消費,總體看汽車產銷在2023年下半年溫和增長的可能性較大,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在汽車領域消費比重較高的相關化工品需求,例如合成橡膠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電池原料等。
3、由于歐美抗通脹的決心依然較為強烈,下半年仍有加息可能的情況下高利率將維持一段時間,根據歷史運行規律來看,在加息尾聲到降息之間往往伴隨著經濟的衰退,因此外需存在較大下滑風險的情況下,我國化工品的出口增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
整體來看,美聯儲加息步伐有所放緩,疊加供需基本面的支撐,國際原油的價格中樞在目前基礎上有望有所上移,但基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以及亞洲國家經濟復蘇支撐弱化的影響,油價上漲的幅度受限,WTI大概率在68-80美元/桶之間運行,有可能階段性突破價格上限/下限。從供需方面來看,需求端受國內經濟持續修復或將有所回升,并且有“金九銀十”的傳統消費旺季作為加成,下半年有機化工市場需求大概率將在目前基礎上有所改善。但考慮到部分化工產品產能擴張步伐在下半年將進一步加快,因此將有可能對沖需求回暖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