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舉行,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鄭柵潔:深入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等“四大行動”
鄭柵潔表示,今年將5%左右作為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經過科學論證的,符合“十四五”規劃的年度要求,與經濟增長的潛力基本匹配,是奮力一跳能夠實現的目標。
鄭柵潔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加大調控力度,強化財稅、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統籌協調,綜合施策形成合力,在強實體、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增量政策,加上前期實施的增發國債、降息降準、減稅降費等政策效應持續發揮作用,這些都將為經濟平穩發展提供強大的宏觀調控政策供給。
鄭柵潔談到,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做好這項工作要打好政策組合拳。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大財政、金融、稅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創新支撐,深入實施“四大行動”,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扎實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此外,談及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相關情況,鄭柵潔表示,從今年開始,今后幾年連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的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的建設,簡稱“兩重”。既可以拉動當前的投資和消費,又能打下長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藍佛安:今年將有針對性地研究出臺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
藍佛安表示,在落實好去年延續和優化的稅費優惠政策基礎上,財政部今年將有針對性地研究出臺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更好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新增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萬億元,這兩項加起來達到4.9萬億元。此外,2023年四季度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大部分都在今年使用。”藍佛安表示,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政府支出,能夠帶動和擴大社會有效投資,更好支持重點領域鍛長板、補短板,激活經濟發展動能,促進高質量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
藍佛安還表示,近年來,財政部門持續提高資金安排的“民生含量”,不斷增強政策舉措的“民生溫度”。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生態環境等方面政策保障不斷健全,投入力度越來越大。
“2024年,教育、社保和就業的預算安排都將超過4萬億元。下一步,財政部門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聚焦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他說。
王文濤:四方面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
王文濤表示,今年促消費要做兩個重點工作,一是推動汽車、家電、家裝廚衛等消費品以舊換新,一個是提振服務消費。對于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商務部將認真抓好落實。總體思路是:堅持以市場為主,通過政策支持和引導,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愿意”的有效機制。
談及外貿外資情況,王文濤表示,總體來看,外貿發展依托的產業基礎、要素稟賦、創新能力在不斷增強,出口商品正在向價值鏈上游攀升,而且積極主動開放,進口市場機遇也在擴大,進出口都有很大潛力,外貿展現了較強的韌性。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是有信心、有底氣的。
王文濤表示,將重點從四個方面發力培育外貿新動能,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一是拓展中間品貿易。將與有意愿的全球貿易伙伴,深化產供鏈合作,構建打造包容、有韌性、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供應鏈。
二是促進跨境電商出口。將完善通關、稅收、外匯等政策,加快構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供應鏈和生態圈。
三是提高貿易數字化水平。將以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上海自貿試驗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為載體,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
四是推進貿易綠色發展。將支持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綠色低碳產品貿易。建設貿易綠色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幫助外貿企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提升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綠色發展水平。
潘功勝:后續仍有降準空間,持續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
潘功勝表示,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復雜多變,需要發揮政策合力,加大宏觀調控政策力度。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箱依然豐富,貨幣政策仍有足夠空間。貨幣政策調控將更加注重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系,強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著力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穩定物價,為經濟運行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潘功勝指出,中國銀行業的存款準備金率平均是7%,后續仍然有降準空間。人民銀行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均衡投放,實現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此外,潘功勝還表示,在匯率上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今年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有望轉向,美元指數動能減弱。我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回升向好,外匯市場的參與主體更趨成熟,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使用匯率避險工具、使用人民幣來進行跨境結算。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客觀上有助于增強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有利于跨境資本流動平衡和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
潘功勝還談及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四項工作重點:
第一是擴大金融領域的制度型開放。人民銀行將會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積極改善政策環境,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并支持中國金融機構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還將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雙向開放,將繼續加強境內外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吸引更多投資者投資我國金融市場;支持優質中資企業到境外上市、發債融資,鼓勵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金融機構及其他經營主體對外投資。
第二是統籌推進跨境貿易投融資便利化、人民幣國際化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人民銀行將穩步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健康發展。堅定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香港的國際金融資產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支持香港打造亞太地區金融科技樞紐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繼續大力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持續深化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措施,支持上海建設人民幣金融資產全球配置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
第三是打造更加友好、包容的營商環境。將不斷提升支付服務水平。同時人民銀行會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正在優化金融數據跨境流動制度安排,也正在會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門優化金融數據跨境流動管理,編制金融領域重要數據目錄,統一監管合規口徑,給予金融機構清晰的規則指引。
第四是統籌好金融開放和安全。將持續提升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安全,加強對跨境金融風險的監測、評估和預警,維護國家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健全科學完備的金融法治體系,加快推進《金融穩定法》《反洗錢法》《外匯管理條例》等立法修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