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此輪上漲驅動
1、4月中旬以來部分堿廠檢修,市場預計行業季節性檢修提前并對純堿供應進一步下降預期加強;
2、純堿寬松格局未完全兌現,不論是月度產量-表觀消費量差值還是周度產量-消費量差值都處于相對平衡狀態波動;
3、4月中旬純堿企業開始去庫,幅度雖然有限但也給近期上漲提供動力;
4、光伏玻璃行業3月以來產線點火密集,提升重堿剛需水平。
未來供需變化預期
1、2024年純堿產能增量仍較大,年底行業總產能或首次突破4000萬噸大關;
2、夏季高溫天氣純堿行業集中檢修帶來的供應損失依舊會對盤面形成有效驅動;
3、純堿產業鏈上、中、下游整體處于累庫通道,純堿綜合供應壓力也在逐步提升;
4、光伏玻璃在產產能仍有提升預期,純堿剛需增長潛力仍存;
5、6~8月屬于純堿行業傳統檢修旺季,少量的寬松額度可以通過季節性檢修來抵消,因此6~8月純堿(尤其是重堿)或仍維持緊平衡或相對平衡狀態。
風險因素
1、純堿進口貨源沖擊;
2、下游采購意愿減弱。
一、純堿上漲驅動解析
1、季節性檢修提前,供應損失預期加強 每年5~9月份屬于純堿季節性檢修周期,6~8月檢修最為集中。此階段供應下降較為明顯,純堿依然可能面臨緊缺。4月中下旬以來已經有部分企業檢修或公布檢修計劃,生產水平的回落以及市場對夏季供應下降預期體現在期貨市場走勢中,成為此輪盤面上漲的主要驅動之一。 行業生產水平4月中旬以來明顯下降,開工率從前期90%左右的運行中樞下移至84~86%區間波動。但純堿產量下降幅度卻相對有限,整體供應水平仍處于高位區間波動。因此,純堿開工水平的下降不等于純堿供應下降。這主要由于4月中上旬河南金山50萬噸技改項目及江西晶昊10萬噸擴產產能落地,在計算開工率的時總產能提升會導致開工水平所得結果下降,同時也由于新產能的落地導致純堿實際供應量并未明顯下降。 2、寬松預期未完全兌現 在行業產能、產量連續兩年高增長的背景下,市場一致預期純堿行業2023年之后將轉向過剩。然而事實證明純堿產和銷仍處于緊平衡狀態,市場預期的寬松也尚未完全兌現。卓創數據顯示,2023年1~8月份純堿月均產消盈余12.70萬噸,相較于同期月均產量258萬噸來說占比不足5%,影響相對有限。從更加微觀(周度)視角進行驗證,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純堿周度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差值就處于正、負的階段性轉換過程中。2023年6月~8月在季節性檢修的影響下,純堿每周平均產消缺口在2.8萬噸左右,折合每月缺口約11.2萬噸。2023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因博源銀根化工、金山化工等新增產能落實,純堿每周產消差轉為+4.55萬噸,即每月產量比表觀消費量多出18.2萬噸左右。 從今年產量、表消來看, 1~3月純堿月度產量和月度表觀消費量差值平均水平為-10.56萬噸,同期純堿周度產量-周度表觀消費量差值為+3.8萬噸,純堿產銷仍處于相對平衡狀態。而4月中旬以來,純堿產量下降明顯,產消差再次轉正,為這輪期、現價格同步上漲提供了驅動基礎。 3、企業庫存開始小幅去化 4月中旬純堿企業開始去庫,幅度雖然有限但也給近期的上漲提供了動力。隆眾數據顯示4月25日純堿企業庫存87.85萬噸,較4月初下降4.18%。其中,輕堿庫存下降8.27%,重堿庫存降幅僅1.41%。 4、光伏玻璃點火預期不斷加強 光伏玻璃行業產能不斷提升,對純堿剛需消耗量持續提升也是近期盤面強勁原因之一。今年1~3月光伏玻璃行業產能、產量分別較去年同期提升24.5%、24.6%。在本就高位的生產水平基礎上,3月以來光伏玻璃產線點火明顯提升,對重堿消耗量也進一步提升。4月26日光伏玻璃行業在產日熔量10.73萬噸,較3月底提升2900噸/天,2月底提升8380噸/天。 二、未來供需變化預期 1、2024純堿行業產能增量壓力依舊偏大 今年純堿行業新增產能壓力依舊較大。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內蒙古博源銀根化工一期三線、四線依次投產,200萬噸產能體現在今年純堿供應增量上。除此之外,江蘇、河南、江西等地也都有新增產能,2024年全年產能增量或達到460萬噸。卓創數據顯示,2023年底純堿行業總產能3658萬噸,同比增幅12.8%。今年增量產能若都能落實,則純堿行業產能將再度提升12.58%至4118萬噸,總量也將首次突破4000萬噸大關。 按照2023年行業年度產能利用率87.89%測算,2024年行業新增產能將帶來400萬噸左右的實際供應增量,即2024年行業總產量或將達到3620萬噸左右,同比增幅預計在12.6%左右。 4月還未到檢修高峰期,但部分企業的提前檢修一方面可能會稀釋后期6~8月檢修力度。另一方面,企業即使提前檢修也不能保證夏季高溫天氣設備不再短停或故障。再加上安全生產的考慮,堿廠檢修力度仍值得期待。綜上,我們認為夏季高溫天氣純堿行業集中檢修帶來的供應損失依舊會對盤面形成有效驅動。 2、純堿產業鏈上、中、下游整體處于累庫通道 雖然從產量和表觀消費量數據來看純堿尚能達到相對平衡,但這樣的結論忽略了一個關鍵因素——庫存。從趨勢上來看,盡管4月中旬以來純堿企業庫存有所下降但其實幅度非常有限,且2024年以來純堿企業庫存整體處于提升通道,4月底企業庫存較年初增幅已達到137.69%,同比增幅97.77%。 除此之外,社會環節庫存也在持續提升。截至4月末純堿社會環節庫存23.3萬噸,較月初提升15.23%,絕對水平達到今年年初的12倍之多。 下游玻璃企業原料純堿庫存天數也在不斷提升。相較于2023年極端情況下只有不足一周的原料庫存,今年下游玻璃企業原料庫存天數已提升至20天以上,含在途運輸部分接近1個月,玻璃企業積極提升原料庫存儲備也成了純堿階段性上行的驅動之一。但縱觀全產業鏈庫存變化,今年以來上、中、下游企業庫存都處于提升通道,純堿綜合供應壓力也在逐步提升。 3、純堿剛需增長潛力依舊較大 當前重堿下游浮法玻璃、光伏玻璃在產日熔量總和不斷創新高,且光伏玻璃產線仍有投產預期。預計2024年全年光伏玻璃產能增速仍保持25%左右,到2024年底行業在產日熔量或提升至12萬噸附近,對重堿消耗量持續增長。浮法玻璃今年以來雖然出現產線冷修現象,但當前行業在產日熔量依舊處于同比最高水平,且玻璃廠仍有一定利潤,廠家大規模冷修或難以快速兌現,行業對純堿的消耗水平也將保持高位波動。 4、檢修高峰疊加剛需強勁,純堿6~8月未必過剩 經過粗略計算,僅考慮重堿產需,5~8月份重堿日度產量和日度需求量差值僅為0.2~0.5萬噸,折合月度產需差值在6~15萬噸左右,差異不明顯。6~8月屬于純堿行業傳統檢修旺季,此部分產需差異通過檢修導致的供應下降來抵消相對容易,因此6~8月純堿尤其是重堿或仍維持緊平衡或相對平衡狀態。 市場的風險之一是來自進口的沖擊。部分下游玻璃廠已將進口作為正常采購渠道之一,后期月度進口量可能徘徊在10萬噸左右甚至更高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彌補國內堿廠檢修旺季帶來的產量缺失。 風險之二是來自中下游采購力度的減弱。在下游企業原料庫存天數相對充足的情況下,買方采購力度下降會帶動表觀消費量階段性下降,但并不減少純堿剛需消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