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8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2025年關稅調整方案》,自今日起,對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稅率和稅目進行調整。
記者梳理發現,此次進口關稅調整涉及車用及航空汽油、柴油、燃料油、氯乙烯、乙烷、環烯烴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石化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整進口關稅釋放出比較強烈的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政策信號,具有很好的引導意義。
按照新關稅方案,車用及航空汽油、柴油取消了進口暫定關稅稅率,最惠國稅率將由1%分別提高至5%和6%;燃料油繼續保留暫定稅率,進口關稅稅率將由原來的1%適度提高至3%;氯乙烯取消了進口暫定關稅稅率,最惠國稅率從原來的1%上調至5%;乙烷新增了稅目并新增暫定稅率,進口關稅稅率將從原來的2%下調至1%;環烯烴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新增暫定稅率,進口關稅稅率將分別從原來的6.5%和10%下調至5%和6.5%。
“我國汽柴油以出口為主,進口量不大,因此此次取消暫定稅率影響不大;燃料油有一定進口,但稅率調整相對較為適度,體現出國家在保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同時推動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的政策導向。”業內人士分析說,而對于氯乙烯,其進口關稅稅率上調,主要是當前國內氯乙烯較為飽和,提高進口稅率,有利于緩解國內供需壓力,促進國內氯乙烯產業鏈健康發展。
“從環烯烴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這兩種產品看,均屬于目前國內石化行業比較亟需或產能還存在一定缺口的關鍵中間體原料。比如,環烯烴聚合物可廣泛用于光學元件、醫療器械、包裝材料和電子零件等高端領域;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可應用于薄膜、食品容器、汽車油箱等高端領域。”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國內這兩種產品產能有一定缺口,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下游需求,此次降低進口稅率,有利于適度降低進口成本,促進下游高性能高技術相關產業的發展。
而對于此次將乙烷單獨增列為本國稅目,并將其進口稅率向下調整,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增列稅目有利于更準確地做好乙烷的進口統計,對加強進口監測和管理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乙烷裂解制乙烯已經成為我國乙烯工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耗低、排放少、收率高,相對更為低碳環保,降低進口稅率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鼓勵輕烴化,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作為乙烷進口大戶,衛星化學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乙烷進口關稅的下調將成為優化輕烴化工產業結構的關鍵舉措。這一政策調整不僅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還明確了乙烷在國家綠色轉型和資源戰略中的重要地位,為中國輕烴化工行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降低乙烷進口關稅的意義不僅限于成本優化,更標志著政策與產業協同的新方向。關稅調整減少企業采購成本,直接提升了以乙烷裂解為核心工藝的輕烴化工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乙烷增列稅目反映了國家對這一資源的戰略重視,既為保障國內供應鏈穩定奠定了基礎,也將有效防范國際貿易摩擦帶來的潛在風險。”衛星化學相關負責人認為,這一政策的出臺,使中國在原料供應端構筑起更高效、更穩定的體系,為化工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政策支撐。此外,這一調整也釋放出積極的國際合作信號。
“總體來看,這次新增幾個重點產品的進口暫定稅率,相當于降低了進口成本,有利于鼓勵綠色低碳工藝的應用或下游高技術高性能產品的發展壯大。”業內人士指出。
方正中期期貨有限公司研究院研究員魏朝明認為,這些化工產品進口稅率的調整將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支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有利于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