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拔式光伏,正在美國市場萌芽!》
在歐洲,即插即用插拔式光伏系統早已成為許多家庭的標配,其價格低廉、安裝簡便,甚至能在超市隨手購買。但在美國,插拔式光伏還沒有大規模發展。一家名為Bright Saver的非營利組織決定打破這一僵局,將“插拔式光伏”帶入美國家庭,讓更多人能以極低成本用上清潔能源。
傳統屋頂太陽能系統雖然高效,但高達上萬美元的安裝成本讓許多家庭望而卻步。而插拔式光伏系統卻以“即插即用”的方式占領市場,無需復雜施工、無需并網審批,甚至無需專業電工,用戶只需將設備插入普通插座,就能開始發電。
Bright Saver的聯合創始人Rupert Mayer和Kevin Chou意識到,這種模式能極大降低太陽能的入門門檻。他們的目標很明確:讓太陽能不再是富裕家庭的專屬,而是每個普通家庭都能負擔的日常能源選擇。如今這家公司將業務拓展至加州。Bright Saver在舊金山灣區招募了50名早期用戶測試其月費29美元的系統(現行價格為34.9美元/月)。
《喜訊!三友硅業入選唐山市“綠色工廠”》
近日,唐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了《關于公布唐山市2025年度達到市級綠色工廠條件企業名單的通知》,三友硅業憑借在綠色發展領域的出色表現成功入選唐山市“綠色工廠”,這一榮譽的獲得不僅是對三友公司在能源使用、資源綜合利用及產品能耗水平等方面的認可,更彰顯了集團在科技創新、智能化生產等方面的實力。
三友公司成立“綠色發展管理委員會”,將綠色指標納入核心考核體系,形成“目標分解—過程管控—成效評估”的閉環機制。同時,制定《節約能源中長期規劃》,明確“資源利用最大化、能源消耗最小化”的發展路徑,讓綠色理念融入企業決策。公司以“精準治污”為目標,建成“冷凝+酸洗+氧化+活性炭吸附脫附”深度治理裝置,使VOC治理效率提升90%以上。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加裝智能監測系統,實現“三廢”治理從“末端”向“源頭”轉變,樹立了綠色生產標桿。
創新是綠色轉型的核心動力。三友公司實施30余項節能技改項目,在智能化、循環化、低碳化領域取得了突破。
生產流程優化方面,三友公司300#精餾系統引入多變量預測控制等技術,提升自動化水平,降低蒸汽消耗。公司自主開發的觸媒凈化再利用工藝,提高了觸媒活性,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確保了生產安全、平穩、高效。能源管理方面,公司打造“梯級利用”樣板間,循環水泵換裝高效節能“心臟”,電耗降低15%;涼水塔風機改用永磁電機,系統效率提升12%;精餾裝置余熱回收項目每年將塔頂廢熱轉化為生產用能,節約標準煤7000噸。水資源管理方面,通過“三回兩替一降低”舉措,實現公司水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梯級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一直以來,三友公司秉持“兩個同步”生態環保觀,推進環保整治與生態修復治理,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離不開“綠色”產品做支撐。三友公司大力開發有機硅綠色產品,引導綠色生產與消費。在廠區建設上,公司以綠色理念為指導,合理規劃布局,選擇符合北方氣候生存的耐寒、耐旱植被,打造“花園式工廠”。同時,搭建能源管理大數據平臺,實現能耗實時監控與環保預警,讓綠色發展可見、可感、可量化。
綠色發展永不止步。三友硅業將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推廣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為集團綠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2.1、純堿市場分析
本周國內純堿市場穩中偏弱運行,價格整體波動幅度有限。截至本周四,輕質純堿價格在1050-1670元/噸,重質純堿價格在1050-1650元/噸。供應方面,行業開工率維持在80%左右,檢修與復產并存,局部地區貨源供應略緊。需求端表現持續疲軟,下游企業采購仍以剛性需求為主,尚未出現集中備貨現象,雖然出口情緒有所回暖帶動個別企業接單改善,但整體交投氛圍仍顯清淡。價格方面,華北、華中地區部分企業為刺激出貨小幅下調報價;西南地區受需求端拖累最為明顯,價格回調幅度居前;華東地區因局部供應偏緊出現試探性提漲,市場整體呈現"漲跌互現"的態勢。
期貨方面,周內純堿期貨價格下探新低后窄幅震蕩為主,周內純堿市場供應端部分檢修企業恢復,但同樣有新的檢修計劃執行,需求端下游維持剛需為主,供需差雖有收窄但鑒于全行業各環節庫存均維持較高水平,市場暫未出現明顯錯配行情。不過隨著盤面的持續下行,中游出貨較為順暢,后續存一定補庫空間,且近期部分低價地區貨源流通性偏緊,進一步下殺貼水力度暫時有限,短時或維持低位震蕩等待供應擾動結束及月底是否存中下游集中補庫現象。
后市預測:
1、純堿裝置檢修計劃仍存,供應低位震蕩。
2、下游需求恢復緩慢對價格形成壓制。
3、預計純堿市場延續弱勢震蕩格局,仍以低價成交為主。
2.2、純堿市場價格對比
3.1、純堿工藝利潤情況
本周截至5月22日,聯堿法利潤268.20元/噸,環比上周下降19.8元/噸;氨堿法利潤65元/噸,環比上周持平。周內成本端整體持穩,副產品氯化銨價格小幅下調,企業利潤環比小幅下降。
3.2、純堿生產利潤走勢
4.1、純堿企業裝置情況一覽表
4.2、周內純堿企業開工率統計
本周純堿行業開工約80.50%,環比上周減少2.84%,據不完全統計本周純堿廠家產量約67.7萬噸左右,環比上周減少2.24%。
本周國內純堿廠家總庫存167.80萬噸,上周171.50萬噸左右,環比下降3.70萬噸,幅度-2.16%。
6.1、本周原鹽現貨價格對比
本周國內原鹽市場整體持穩,局部地區小幅下調。截至本周四,國內海鹽主流出廠價格維持在200-390元/噸,井礦鹽主流出廠價格在225-290元/噸,湖鹽主流出廠價格在200-240元/噸。周內山東海鹽因需求偏弱,主力下游采購價下調27元/噸,市場延續下行但預計后續降幅有限;華北地區受進口鹽裝置檢修影響供應收緊,價格持穩未跟跌;華東井礦鹽出貨好轉,價格維穩且存上調預期;華中地區供需平穩,井礦鹽價格持穩運行;西北地區湖鹽價格堅挺,加之部分井礦鹽企業計劃三季度檢修,供應預期收緊支撐價格企穩,短期下調可能性較低。
6.2、本周浮法玻璃市場分析
本周國內5mm浮法玻璃市場呈現偏弱運行態勢,華南和西北市場價格整體持穩,其余各區域價格普遍下調。周內華北地區通過靈活接單策略維持了相對順暢的出貨節奏,實現了產銷基本平衡;華東市場則受到外圍低價貨源沖擊,下游采購趨于謹慎,市場觀望氛圍濃厚;華中地區部分廠家雖通過小幅調價刺激出貨,但不利天氣條件導致局部物流受阻,制約了出貨效率;西南地區通過實施大客戶優惠政策,整體成交維持平穩;華南市場主流價格保持穩定,部分廠家對庫存舊貨推出優惠政策,同時陰雨天氣對物流運輸造成一定干擾。從供需基本面來看,當前行業生產端相對穩定,但受制于終端需求復蘇乏力,加工企業普遍維持按需采購策略,主動備貨意愿低迷。價格普跌現象反映出當前市場的需求疲軟,預計短期內市場仍將維持弱勢震蕩格局。
期貨方面,周內玻璃期貨價格大致以低位小幅反彈后重新回落為主,主要原因或在于現貨市場沙河地區周末小板大幅降價后帶動了當地的產銷大幅修復,市場情緒隨即小幅回暖,疊加空頭資金在千元關口存一定止盈需求,周內期貨價格自低位小幅反彈,不過建議大板實際需求承接仍然偏弱,淡季預期壓制尚存,部分廠家反彈后存套保現象,整體反彈力度較為有限,短時大方向仍然難改,后續依然關注現貨降價幅度對中下游接貨意愿和冷修預期可能形成邊際變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