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邏輯
①六月需求轉弱,全球組件排產下滑,行業呈現供大于求局面。
②多條新投產線產能持續爬坡,行業供給仍在上行。
③市場情緒偏悲觀,部分企業為規避后期高庫存壓力,持續低價走貨。
預計未來光伏玻璃將呈現供大于需格局,供需差保持正值且放大,對市場心態形成利空影響,進而對價格端傳導。下期供需平衡差仍保持供大于需,短期局面難以扭轉。
全球光伏玻璃月度供需平衡表(單位:萬噸)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當前根據調研了解,預計6月需求端縮水幅度較大,而供應端減量節奏難以匹配,導致市場供需差進一步加大,且當前市場處于庫存高位,多家企業表示對未來市場看空,降價加速出貨或開始出現減產行為,6月光伏玻璃市場走勢不確定性較強。 從六月初開始,市場成交較價格一降再降,2025年光伏玻璃“價格內卷”再度來襲,多家企業在6月初步報價當中已經報出了低于11元/平米的低價,這個售價很多家企業成本難以覆蓋,虧損的壓力再次重新回到光伏玻璃企業肩上。根據隆眾資訊數據核算,本期內,2.0mm光伏玻璃行業周度凈利在-74元/噸, 3.2mm光伏玻璃行業周度凈利-73元/噸。整體來看,當前市場價格偏低,低于成本線,除一線大企業有一定成本優勢外,多家企業開始出現虧損。近期光伏玻璃凈利表現不佳,陸續開始出現虧損情況,行業承壓前行,預估未來其虧損程度存在加深的預期,預估未來將對生產企業生產計劃造成一定影響。 2025年2.0mm及3.2mm單噸光伏玻璃凈利走勢(元/噸) 數據來源:隆眾資訊 低價銷售策略階段性確有效果,明顯市場報出低價的客戶銷量較好,但是當市場各家全部被拉入低價市場后,價格再無繼續下滑空間或者企業開始轉而對比低價以及減產之間的差距,那則出現了另一個選項,減產。在經過2024年“行業自律行為”之后,一是大家從技術角度也驗證了堵窯口的可操作性,二是綜合分析未來需求短期暫無轉好預期,持續生產有一定可能會讓企業虧損持續加深,減產的突發性預計將越來越強,企業操作越來越靈活。 綜合而言,光伏玻璃行業當前所處的下行周期,本質上是一場市場供需關系調整與企業生存策略的深度博弈。無論是選擇低價走量還是主動減產,企業的每一步決策背后都交織著多重現實考量——前者或許承載著維持客戶粘性、穩定地方產業鏈的擔當,亦或是緩解短期現金流壓力的現實需求;后者則更多體現著對成本結構的理性評估、對先進產能布局的前瞻考量,或是為后續市場回暖預留彈性的戰略選擇。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路徑并非非此即彼的對立選項,而是企業在復雜市場環境中探索生存空間的典型注腳。低價銷售的企業未必放棄長期價值,減產的企業也并非坐以待斃,許多企業甚至同步推進技術升級、客戶結構優化等多元策略,試圖在“保份額”與“保利潤”之間尋找動態平衡。這種多元化的應對方式,恰恰是市場經濟中企業主體韌性的體現——沒有絕對“正確”的選擇,只有基于自身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和市場預判的最優解。 下期市場關注點: 1.個別企業存轉產預期,轉產量對實際產出的影響 2.下游組件拉漲價格,對終端需求調整的影響 3.下周為光伏年度展會,多家企業預計線下交流后的市場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