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化工園區所在的陳家港鎮,街道上的店鋪新換了門窗,但很多還未開業。
遠處觀察響水化工園區。
部分外地務工人員離去,本地員工當地尋找就業機會;多數化工廠停產接受安全檢查,有工廠考慮搬遷或重組。
江蘇鹽城響水縣,一條自西向東的301縣級公路,是陳雪(化名)當年放棄外出打工回到天嘉宜公司上班的回鄉之路,也是化工園區興盛之時生意人包車的必經之路,更是響水數十年來發展興衰的見證者。6月末的道路兩旁,草木蔥郁,江蘇天源公司破損的玻璃窗仍未修復,偶爾能看到栽倒的指示牌,也在訴說著過往。
3月21日,一場化工企業引起的爆炸響徹響水縣城,也引發了行業震動。在響水3·21爆炸過去三個月后的6月27日,新京報記者再次來到爆炸始發地——位于響水縣陳家港鎮的響水化工園。如今,化工園仍被警戒線環繞,需要出示通行證才能入內。
響水化工園中的一切被按下了暫停鍵,而響水縣及周邊化工園附近居民的生活也一度被打亂,后又慢慢歸于平靜——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離去、店鋪客流量下滑、家庭重新尋找收入來源。與小鎮居民一樣陷入反思與規整的,還有當地的化工園區,化工產業未來何去何從,整頓之后能否重新振作?
有當地人士稱,整治之后,化工企業管理上會進一步規范和統一,安全、環保等方面隱患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消除。有化工專家表示,由于我國化工整體產能足夠,從長遠來看,化工園的停擺不會對行業造成過大沖擊。
在等待復工的日子里,工廠為所有員工發放每天30元-70元不等的生活補貼,在繳納五險后,員工每個月能拿到800元-2000元。多家化工廠員工向記者表示,在工廠停擺后,大量外地員工離職,這也導致化工園附近小鎮上的店鋪生意滑坡。
“人流量少了,生意不好做了,再撐幾個月看看吧”,濱海化工園區不遠處的東鎮街道上,面包店老板如此說道。水果店老板擔心水果賣不出去開始減少進貨量,飯店后廚每天包的包子從二十屜下降到了十屜。
同樣感受到類似變化的是出租車司機陳南(化名)。“以前經常有人包車去化工園談生意,一趟來回就是幾百塊,一個月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如今減少了三分之一。”陳南說。
不過,對于化工園區停擺,當地人有另一種看法。
記者在走訪時,有居民說,希望化工廠好好整頓,以后就會減少安全事故,環境也會好起來了。
有當地業內人士稱,整治之后,化工企業的管理進一步規范和統一,安全、環保等方面隱患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消除,長遠來看,有益當地化工產業發展。
多數化工廠安全檢查仍在進行
化工園停擺,趙華(化名)卻忙得停不下來。
“我們一天要去30多家公司檢查,連查一個多月,跑了1000多家企業,你想想這有多累?”趙華向記者說道。趙華自上世紀80年代進入化工行業,從業超過30年。響水爆炸事故后,江蘇省開啟了一輪摸底排查工作,作為行業專家,趙華跟隨政府部門對上千家化工企業進行了安全檢查。
趙華回憶,他們做的是“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重組一批”的“四個一批”安全檢查,企業符合“四個一批”中哪一個,都要核實一遍。“有的企業不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現場的安全環保設施、措施沒有到位,安全隱患特別大的當即關停。”
鹽城下轄的響水縣和濱海縣都有化工園區。5月28日,鹽城市甌華化學有限公司方面告訴記者,包括公司在內,目前位于鹽城范圍內的化工企業基本都屬于停產狀態,需要經過驗收才有可能恢復生產。
上市公司聯化科技在公告中稱,子公司江蘇聯化和鹽城聯化受響水3·21爆炸事故影響,處于臨時停產狀態。輝豐股份則表示,收到園區集中供熱公司鹽城市凌云海熱電有限公司通知,因其對蒸汽管網全線進行安全檢測、檢修,于4月18日停止對外供熱,公司原藥合成車間臨時停產。
鹽城以北就是連云港,連云港有兩個化工園區,分別是堆溝港鎮化工園與洋口化工園,前者與鹽城的響水化工園隔河相望,直線距離不到10公里。
鹽城的設立并非源于化工。
鹽城海鹽博物館的資料記載著這座城市輝煌的歷史,作為全國唯一以“鹽”命名的地級市,鹽城是一座海鹽之城。從清末到民國初期,在鹽城市響水縣陳家港鎮沿海地帶,相繼建立的大大小小的鹽墾公司以及派生出來的小公司達102家之多,其中鹽城境內就有78家。
不過,到了上世紀80年代,化工業在鹽城興起。
根據趙華回憶,上世紀80年代,是一個“化工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剛從熱門專業化工學畢業的他輕松進入了蘇州一家化工廠做技術員和銷售,“當年的化工廠都是國營企業,效益非常好,產品供不應求,客戶都是上門求著銷售”。到了1988年,趙華憑借著在化工廠的積累,買了人生第一套房。
“星期天工程師”的說法也是在那時出現的。在那個農村社辦企業也想做化工廠的年代,有不少國企工程師利用星期六、星期天等業余時間幫助一些剛辦起來的小型化工廠做技術指導、做企業管理、產品開發等。
發展到上世紀90年代末,不少“星期天工程師”下海經商、自己辦廠,也有一些國營或農村社辦企業開始改制,工廠都變成企業。那時企業越來越專業,化工產品更加豐富。
“2003年前后,化工產業帶動了整片區域經濟發展”,趙華回憶說,化工產業興盛之時,大量外來人員進入江蘇的化工廠工作,飯店、賓館、商店、電影院都得到了聯動發展,響水也開始進行城鎮化建設。
根據響水縣政府官網顯示,響水化工園成立于2002年6月,2006年收歸縣管體制。
2011年,響水化工園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68億元,占全縣總額的30%,開票銷售過百億,占全縣總額的75%,實際利用外資5410萬美元,占全縣總額的50%。
截至2012年,響水化工園區已形成鹽化工、石油產業、生物化工3條產業鏈,設置了化工生產、生活服務、污水處理、化學危險品貯存四大功能區,是蘇北第一家取得環保許可的省級化工園區。
當時已經是化工企業高管的趙華說,那時化工廠操作工的月工資可達到4000元-6000元。操作工主要是以外來務工人員及中老年有經驗的人員為主,當地人則多做輔助工,如食堂、內勤、裝卸等。
在江蘇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嘉宜公司”)內勤人員陳雪的印象中,當地化工企業中外地人確實較多,“化工廠工資高,很多本地人想去,都要找關系,還不一定進得去”。
愛與恨,當地人對化工企業的矛盾心態
在爆炸發生之前,陳雪是天嘉宜公司內勤部門的一名員工。在陳家港鎮每個月拿著4500元的工資,午休時步行5分鐘就能回家照顧7個月的小兒子,晚上準時下班能為9歲的大女兒輔導功課,相比于多年前外出打工,陳雪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意。
但談起化工廠搬來之前的陳家港鎮,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夏天和伙伴們釣魚摸蝦、初秋路邊跳躍的青蛙,都是陳雪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
“你沒去過以前的化工園,我們送客人一進去,氣味刺鼻,我們要趕緊關窗戶,不然根本受不了”,曾常年往返于縣城和化工廠之間的出租車司機陳南搖搖頭,嘆了口氣。
“那個味道,讓人有種窒息的感覺”,趙華說,2010年前后,在部分經濟發達地區的環保要求提升后,大量化工企業由江蘇南部往北部搬遷,當年江蘇北部的部分化工廠成立得匆忙,管理不到位,部分企業的土地出讓金都沒有收,針對硝化反應、加氫反應、磺化反應這些危險工藝,操作人員也沒有經過嚴格的操作培訓。
鹽城鄰市連云港的灌南縣常務副縣長李占超曾向《中國環境報》表示,“那時候不是想選擇什么產業都可以的,只要有企業愿意來,縣里就很高興了。”
在安全建設標準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江蘇北部曾付出不少代價。
2007年11月27日,陳家港化工園區內的江蘇聯化科技有限公司,重氮鹽出產過程中發生爆炸,造成8人不幸遇難、多人受傷。2010年11月23日上午,江蘇大和氯堿化工有限公司發生氯氣泄漏,導致下風向的江蘇之江化工有限公司30多名員工中毒。2011年5月和7月,響水化工園區內南方化工廠兩次發生重大火災。
不斷的事故刺激了當地居民神經。2011年2月10日凌晨,有傳言稱響水化工園區大和化工企業要發生爆炸,導致大量居民出逃,并造成人員傷亡。
“家里有孩子要照顧,現在我沒法出去打工”,陳雪無奈地說,化工園停產后,原本在化工廠里上班的本地人大多只有三種選擇,一是在附近鋼鐵廠再就業,二是外出打工,三是拿失業金先度過這段時日。工作8年,陳雪預計自己的失業金能超過2萬元。
陳雪提到的鋼鐵廠指的是江蘇德龍鎳業有限公司。
6月27日,記者來到江蘇德龍,門口等待客人的司機紛紛表示,最近德龍是進了不少新員工。記者隨后致電江蘇德龍,電話無法接通。
曾在天嘉宜公司上班的張力在爆炸后一度成為了江蘇德龍的一線操作工,但在高溫車間里與接近1500℃的鐵水近距離接觸,讓張力與一些轉行工人無法適應,最終選擇離開,“以后可能還得外出打工”。
與化工廠員工未來同樣引人關注的,還有響水縣與化工產業的未來。
<p style="box-sizing:border-box !important;font-size:17px;word-wrap:break-word !important;max-width:100%;font-family:-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white-space:normal;word-spacing:0px;text-transform:none;font-weight:normal;color:#333333;padding-bottom:0px;font-style:normal;text-align:justify;padding-top:0px;padding-left:0px;clear:both;min-height:1em;orphans:2;widows:2;margin:0px;letter-spacing:0px;padding-right:0px;background-color:#ffffff;text-indent:0px;font-variant-ligatures:normal;font-variant-caps:normal;-webkit-text-stroke-width:0px;"="">而林伯強則預計,由于我國化工整體產能足夠,從長遠來看,化工園的停擺不會對行業造成過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