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年輕不懂事的時候,我有些喜歡抱怨。抱怨的根本原因是自己沒有看透,看透之后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中的任何事情都不需要抱怨,無論你做什么,如果你還在抱怨,說明你還沒有理解那件事情的本質。
抱怨就像一種毒品,讓我們不必面對赤裸裸的真相,然后繼續沉浸在我沒錯,我很強的幻覺里。
在幻覺里的時間長了,不僅對于自我認知,自我成長不利,還容易怨天怨地怨社會,變成一個負能量發動機,最后所有人都不喜歡你。
那么抱怨的時候,我們到底在抱怨什么?抱怨的背后本質是什么,抱怨的訴求又是什么?
為什么會抱怨,當然是因為一件事沒有達到你的期望。原因有可能是你的問題,也有可能是環境的問題。
這個時候,人的本能是趨于怪罪壞境的,因為這樣有利于自己的內心自恰。
但是人之所以為人,正是因為我們的理智大腦可以去分析并對抗部分本能,所以本能過后,就會去分析除了環境,還有哪些原因,哪些是可以通過改變自己而進行改變的?
抱怨者在這一步上就出現了問題,當本能出現后,環境開始背鍋,再然后理智開始出現,理智出現的結果就是否定自我。
否定自我需要面對一種恐懼,一種“我不行”的恐懼。而抱怨者往往不敢面對這種恐懼,于是在分析事情經過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把原因甩鍋給環境,給他人,給運氣。
這種甩鍋行為,往往帶著一種虛張聲勢,因為大部分抱怨者其實內心深處是知道真相的,所以要不斷重復抱怨行為來掩蓋這種真相。
這種重復的行為,次數多了以后,那個被恐懼嚇退的自我慢慢的真的相信了“自我很強”的幻覺,于是停下的成長和迭代的步伐。
我之前是在銀行總行工作的,做信審工作,什么投行、同業、資管、發債、信貸、貿融等業務都批過,而且金額都是幾億甚至幾十億,每筆業務做下去都能賺很多錢。那個時候有點累,各種調查報告以及審查報告的,看得頭暈眼花。
年輕人看不透事物的本質是,總是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如果那個時候我去想,我那么辛苦,給行里批了那么多業務,賺了那么多錢,為什么我自己只賺那么少,這個時候就容易抱怨。
尤其是很多在金融行業從事的人,無論你是債券承銷、信托業務還是銀行、基金等業務,都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給企業賺了很多錢, 但是自己拿了很少。如果想不明白,就容易產生抱怨。
人一旦開始抱怨,是很難做好事情的,事情本身處理不好,人際關系也會慢慢變差,沒有人愿意和成天抱怨、滿滿負能量的人在一起。你為什么抱怨,只是因為你覺得你做了很多。
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你并沒有看透事物的本質。人的價值不在于你做多做少,而在于你的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同樣一件事,你不干自有別人來干,別人來干可能比你做的更好,而且分的更少。
相反,有人干的很少甚至什么都不干,卻比你拿的多,根本原因在于那個人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你雖然做得多,但是有太多可替代性。所以不要覺得你做的多,你就有價值,有議價能力,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具有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這個才是你人生價值的護城河,而不是取決于你多么努力或者做了多少事情。
所以,如果你看不透這一點,總是覺得自己做了很多,總是覺得自己贏得到很多,你永遠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你只是做了很多其他人同樣可以做的事情,你并不具備不可替代性。你的價值源于你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你做了多少事情。
交易虧損更不能抱怨
再回到交易,一個人想要做好交易,他首先要改掉抱怨的習慣,因為當他還在抱怨交易的時候,說明他對交易的理解還不夠透徹,自己沒有想透。我有一位朋友,他做交易二十多年了,賺過大錢,也虧過大錢。
當我跟他聊天的時候,他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對于自己的虧錢,從來不是抱怨市場假消息、哪個席位怎么黑、什么意外,一切的問題都是他自己的問題。這讓我十分欽佩,他是一個善于學習,敢說實話,樂于分享,目標明確的人,我相信他可以在期權期貨市場實現自己的目標。
反觀其他一些交易者,聽著某些大佬、大V的觀點或者不知真假單子的截圖就跟著無腦做多做空了,賺錢了就迷信似的造神,虧錢了就把責任推到那個大佬或者大V身上,開始罵娘了。這些都是抱怨的交易,這樣是永遠做不好交易的。
想要做好交易,必須要知道一點: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夠帶你賺錢。所以你要敢于為自己的交易承擔責任,虧錢了沒關系,找自己的錯誤,然后改正,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在交易中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在你的交易中增加那些可替代的大佬、大V,這個大佬大V失靈了,你再換下一個,你換一百個都沒用。
另外,交易水平高低與做交易時間有多久沒有直接的關系,不是說你做交易的時間很久了,你的水平就很高。這個和你做了多久沒有太多關系,而是你有沒有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獨特的交易心得、交易方法、交易體系,這個東西是別人不知道的或者不如你了解的多,甚至不如你運用得好。
所以,交易也是這樣的,不在于你做了多久,而在于你有什么獨特的或者不可替代的東西。很多人會講一些自己的交易方法,但是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但凡是被人講出來的交易方法,基本上有兩個原因:一是這個方法是他過去用的,現在不怎么用了;二是這個方法是他現在用的,但是他只講了一部分。沒有人會愿意把自己最核心的東西完全講出來。
對于我們來說,如何根據別人講的東西,去思考和領悟,從而得到自己的東西,如果只是機械地模仿使用別人講出來的東西,要么是人家已經棄用了的或者失效了的東西,要么是人家繼續在用,但是講得不全,你只了解一部分,這種情況下去用,也是有一定危險的。所以你要去思考和進一步領悟,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才是你的價值!
另外,做交易的人容易起爭執,這與溝通方式有關。比如說,你和幾個人一起談論行情或者某個品種,別人侃侃而談,說了半天,然后你突然來一句:你說得不對(或者你錯了),然后你又說了一大堆。這是一種極其低情商的表達方式。
當我們與別人觀點不同的時候,你不要上來就說人家錯了或者不對,期貨市場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在市場沒證明誰對誰錯之前,誰也不知道誰是對的誰是錯的,對錯不是任何人說了算的,是市場說了算的。所以,你只需要表達你的觀點即可,沒必要上來就評判別人對錯。
當最終市場結果證明他錯了,他會知道自己錯了,你不說他錯了,還給他留了面子。如果市場證明他錯了,他都不知道自己錯了,甚至不認錯,那他就是個傻子,你跟個傻子說他錯了,那你比他還傻。所以無論如何,都是沒有必要指出別人是對是錯。
唯有不斷投資自己、增值自己和升級自己,使自己變的更加強大,能力和內心都強大,只有自己強大了才能解決問題,抱怨不解決任何問題。
我們活著,不管做什么,都是一場修行,在不斷修煉自己的內功和外功,能力太低,肯定不是別人的對手,遇到高手只會被人無情的秒殺。
或許正如馬云說的那樣,我感謝這個變化的時代,我感謝無數人的抱怨,因為在別人抱怨的時候,才是你的機會,只有變換的時代,才是每一個人看清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該放棄什么的時候。
在別人抱怨的時候,也正是你異軍突起的時候。在別人抱怨的時候,也正是你機會來臨的時候。在別人抱怨的時候,也正是你彎道超車的時候。
期貨交易,其實是一次可以選擇的旅程,就算我們無法把控環境和他人,但我們始終都可以把控自己。
在你的手中,始終擁有顛覆人生走向成功的王牌,那就是不抱怨。
文章的最后,分享一段來自世界頂級投資家芒格2019年說過的兩句話:
“我們這些老年人生活的那個年代,哪有你們將來的生活條件好,你們有什么可郁悶的?除了保持正確的心態,如果將來投資更難了,你應該采取的行動是應該更努力地學習和思考。可能你努力了一輩子,只要超過了平均收益率,你就應該高興,而且一定過得比大多數人更好。”
“我始終認為,改變不了的事,就別太糾結。牢騷滿腹、怨天怨地是人生大忌。道理很簡單,許多人卻因此白白地毀了自己。嫉妒也是大忌,而且嫉妒這宗罪還毫無樂趣。誰在嫉妒之中獲得了享受?嫉妒對你有什么好處?總有別人比你強。嫉妒別人太傻了。我的處世之道是:看透最傻的事,敬而遠之。如此生活,我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但是我能對許多麻煩做到防患未然。我今年95歲了,許多人問我長壽和幸福的秘訣是什么,我的回答很簡單:不嫉妒,不抱怨,不過度消費;面對什么困難,都保持樂觀的心態。交靠譜的人,做本分的事……都是些簡單的道理,也都是些老掉牙的道理。如果做到了,將一生受益。”
成功的人生,從不抱怨開始;成功的交易,也從不抱怨開始!